八十年代的生活小窍门(八十年代农村生活老照片)

八十年代的生活小窍门

说起糟芥菜,这是山东鲁西南这边的经典吃法,用的是北方特有的“芥菜疙瘩”。北方所说的“芥菜疙瘩”和南方朋友们口中的芥菜还不是一个东西,它是一种类似于白萝卜的根茎,辛辣发苦,不会做的人吃不得!

芥菜疙瘩这种辛辣、发苦的东西,也就在当时穷苦贫瘠的时候,实在没东西吃的情况下,才研究出来这么美味的吃法!

放到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谁有那个功夫去研究它到底怎么吃!还能把辛辣味儿、苦味儿全部去除,让它“脱胎换骨”的美味。

其实芥菜疙瘩除了能做“糟芥菜”,还能做成“熟芥菜”,这也是奶奶老年最喜欢吃的下饭菜之一,因为它软沙好咬,味道还正。

宋宋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对奶奶喜欢吃的东西都情有独钟,这“熟芥菜”就是用:在初秋种下,冬季长成,再腌制一个冬季的芥菜疙瘩做成的。

做“熟芥菜”的时候,只需要把腌制了1个冬季的“芥菜疙瘩”捞出来切成厚片,放进清水里煮熟,然后轻轻打捞出来,晾在屋顶上晾干,等它表面结成一层厚厚的盐霜,这芥菜就做成了。吃的时候,放热水里泡发,直接切成细丝,配黏黏稠稠大米粥别有一番滋味。

小时候,大人们对吃要求不高,吃饱就好,小孩子却嘴馋得很,没有菜,饭一点也喝不下去,这时候,妈妈就会用大葱、红辣椒和大大的猪油把熟芥菜切成丝,爆炒一盘,吃起来香辣劲道,跟吃肉一样香!

每次炒芥菜丝,妈妈蒸的山东大馒头,一个馒头比脸还大,哥哥一口气能吃3个!就是现在吃这种小咸菜,我也百吃不腻,因为这传统做的小咸菜是最干净的东西,味道正得很!

芥菜因为辛辣,在当地还有“辣菜疙瘩”的称呼,每次吃它都能让我想到很多小时候的时光。

作为80后,大部分家里孩子都多,我家也一样,从有记忆开始,我就跟奶奶睡一张床上,小时候我会给她挠痒痒,长大后我会帮她擦桌子;爸妈不在家,我会帮她抬水、烧火、压面蒸馒头,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还会捡好多柴火带回家,就为了让奶奶夸一句:俺妮真能!

我的童年中,奶奶的陪伴占大部分,每年看着奶奶做传统美食也是一种享受!

春天的时候,奶奶会腌糖蒜;

夏天的时候,奶奶喜欢用西瓜和黄豆做西瓜酱、更喜欢用干馒头晒甜面酱,晒得酱红油亮,抹一勺子在馒头上,吃着也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用这种自己晒的酱炒菜吃,跟用肉炒菜一样香!

秋季的时候,菜园子里有很多没长成的黄瓜扭、豆角、青椒、茄子,奶奶会用夏天腌制的甜面酱做酱黄瓜、酱豆角、酱青椒;还会做蒜泥茄子;

冬季的时候,奶奶会用白萝卜、黄豆、芹菜、香油等做一大盆酱豆子,还用芥菜疙瘩做“糟芥菜”和“熟芥菜”。

糟芥菜做法很简单,就是本身辛辣,需要泡3天清水才能做,但是炖1锅能吃半月,加点肉花进去调味,是真香!

今天分享下80年代的经典下饭菜“糟芥菜”的传统做法,吃过的朋友可以跟我这样做,一定是小时候的味道!

第一步:芥菜疙瘩处理干净,切成薄片,然后泡进清水里3天,每天换水一次。

第二步:三天以后,把芥菜片捞出来晾干。

第三步:需要的辅料:大葱剁碎、生姜剁碎、花椒、八角、香叶适量、食盐3勺、酱油2勺。肥点的猪肉一小块。

猪肉切成小丁。

第四步:锅里放油,先把花椒和香叶、八角炸香,然后捞出来,再放姜末进去炸香。

第五步:炸完的花椒装进料盒里,备用,把猪肉放进锅里中火翻炒到表面微焦。

第六步:加入一碗葱花进去分炒,把葱花的香味炒出来。

加入三勺食盐、2勺酱油进去调味,然后把芥菜放进去翻炒。

第七步:加入没过芥菜的清水进去,把料盒一起放进去,大火炖煮15分钟左右。这个阶段,芥菜是苦的,等完全熟了就不苦了。

第八步:多加点香醋进去,可以多加点,很香,接着再炖10分钟,然后收汁,一直收汁到剩三分之一,就可以吃了,老人吃的话,用余温焖一下午就软透了。

因为家里孩子多,宋宋从小跟着奶奶,在奶奶的怀抱中长大,自从她老去以后,我很少再提起她,并不是遗忘,而是不敢提起,这就像缺了一块的心,一提就痛好久好久,非常感谢窖藏88岁月弥香——我与光阴的故事,感谢贵州习酒发起的本次活动,让我有机会给大家分享我80年代的故事……回忆起了很多被我隐藏起来的时光,让我光明正大的跟朋友们讲了一次我挚爱的亲人。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x63b16167348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