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总是给自己立了一堆flag,结果大部分都piapia打脸,一条都做不到。
你是否一天过去,在午夜时分,懊悔不已,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一天天过得毫无意义?
今天我们来分享十个变身自律达人的小窍门,来自《成为可怕的自律人》,作者是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和马克·莱特尔。希望这些小方法,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提升自控力。
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律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定下的目标只是随口一说,那么生活也会对你随意糊弄。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下定决心,真正认定自己需要改变,需要去自律,才能有一个好的起点,具备起码的动力去改善自己的行为。
持之以恒地去坚持自律
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的自律行为在初期一般都是没什么效果的,对刚开始自律的人容易造成很大的心理打击。
像刚刚开始减肥的人,甚至一开始还会出现“越减越肥”的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放平心态,忽视短期的效果,给自己制定一个以月为单位的周期。一个周期以后再来复盘自己的努力成果。
只要每天达成目标,相信经过一个周期的努力,你一定会得到不错的收获。
塑造易于改变的环境
努力去自律,本身已经非常不容易的事了。如果还要去费力克服环境中的诱惑,那自律的难度就更大了。
所以我们要为自己塑造易于自律的环境。如果想专心读书,那就到图书馆去,离开有电视机的家。
如果想要减肥,那就扔掉全部零食,不要时时刻刻看着它们诱惑自己。
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的力气用来自律就足够了,不要再花费额外的力量去克服环境中的诱惑。
每个小目标的全力以赴,没有“例外”
我们很容易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今天太累了,要不下次吧
明天再开始打卡,不差这一天
今天就休息一下,已经很努力了
日复一日地懈怠,积少成多,就会使自律毫无效果。
所以每当我们定一下一个小目标,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它,没有借口,没有“例外”。
积极地提问,自我反馈
自律是一件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挑战和问题在哪里的行为。只有自己积极地给自己提问,再自我反馈,才能知道问题在哪里。
我们可以问自己:
我是给自己设定了明确的目标?
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实现了目标?
我今天做的事,对我来说是不是有意义的?
通过自问自答,我们可以在偏航之前积极调整自己的路线,保证自己的计划是符合自己愿景的。
找到自己的规划方式
虽然网上博主分享的自律攻略一抓一大把,但是找到合适自己的规划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是当早起的鸟儿,还是夜晚的猫头鹰,都不需要墨守成规。
是记录打卡督促自己,还是每天复盘与朋友分享心得,都可以随心所欲。
最重要的是,找到最舒服的自律计划,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耐心,去坚持下去。
越简单越好
越是简单的计划,越容易让我们步入自律的正规。
如果想要减脂,一上来就要“早起跑五公里,中午只吃鸡胸肉,下午喝代餐”,那可能过不了几天,我们就会因为,没能完成全部目标,而产生沮丧感,最终放弃计划。
但如果计划只是“每天中午和同事去健身房聊个天,跑25分钟步”,那这个目标可能很容易就会实现。
简单、容易上手的目标容易让我们有成就感,会鼓励我们继续坚持下去。而一旦养成自律的习惯,我们往往会因为“不愿放弃已经努力达到的成果”,而更加自愿、主动地去坚持自己的自律计划。
打分
给自己的自律行为打分,会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执行计划中的优点与不足。
比如,你制定了“背200个单词”和“做50个俯卧撑”的计划,结果发现俯卧撑做了100个,能打一百分,单词只背了50个,只能不及格。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俯卧撑可以计划做150个,单词可以一天先背100个。
通过自己给自己打分的评估方式,我们就能知道计划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范围,可以及时做出调整。
寻求帮助
有时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进行自律计划。如果有人督促和陪伴我们一起努力,我们有时会“为了面子”或者好胜心而坚持努力。
动起来!
无论多么详实的计划,如果没有实际执行,那都是空中楼阁。
我们可能因为担忧自己是否能够自律下去,而预设了很多负面想法:
没用的,我就不是那种勤快人
唉,我真没用
没几天就放弃了,我还不知道我自己
这些负面想法很可能阻挡了我们开始自律的脚步。
所以最后一个方法是,无论多么难执行的计划,都要动起来!执行下去。
哪怕你只迈出了一厘米步伐,那也缩短了你和理想中的自己的距离。
写在最后
每一个想要自律的人,都是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一刻都是改变的最佳时机,想要变好,永远不晚。
你值得被自己更好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