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达3亿人,其患病相当高。而且一旦患上高血压,很容易诱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因此,掌握合理的降压方法,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些高血压患者,得了高血压病后,依旧该吃吃,该喝喝。单纯依靠吃药来实现降压,结果往往联合三种降压药仍不达标。正确的治疗应该建立在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而除了药物,还有一些辅助降压的方法能够帮助更好地控制血压。
合理饮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吃得好与不好,都会在身体中展现出来。因此,高血压患者生活中一定要管住嘴,尤其是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建议每日摄盐量不超过6g为宜,积极限盐对于单纯性收缩性高血压治疗意义重大。
日常饮食少吃油腻以及高脂肪含量的食物。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质,鼓励老年人摄入多种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豆类及其制品、粗粮、脱脂奶,同时还要注意戒烟限酒,防止病情恶化和意外发生
控制体重
肥胖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据相关资料显示,80%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减肥可以使血压下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减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控制高血压,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不是越瘦越好。而且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提倡快速减重。因为减重过瘦或速度过快,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中年女性快速减重后,可能会出现骨折、停经、贫血等症状,从而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焦虑,很容易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对于身体的好处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坚持合理的运动,可调整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管的反应性,引起外周血管的扩张和血压下降。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运动时,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可选择跑步、快走、跳有氧操,跳健身舞蹈,也可以选择配合呼吸放松性质的运动,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另外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严重心脑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适宜的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保持良好情绪
情绪变化对血压影响非常大,很多人有按时服用药物,但是血压却忽高忽低,就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因为人体在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会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增加对血管的刺激,就特别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避免发脾气,维持情绪稳定,保持良好心情。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才能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