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是用来衔接地砖与墙面的交接处,贴在墙底的一种材质,有实木、瓷砖、木塑、PVC等多种材质,很多人不喜欢用踢脚线,因为装出来的效果太丑了,其实那都是过去式了,现在都爱这样装,效果一流哦。
踢脚线的作用
对于家里准备铺地砖和木地板的话,地板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膨胀,或是缩小,因此木地板和瓷砖会与墙面进行留缝,这时候,使用踢脚线就能对缝隙进行遮挡。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没有装踢脚线,在搞卫生时会容易弄脏墙面,也是大多数人会在家里装踢脚线的原因。
同时踢脚线能让地面和墙面进行一个视觉过渡,同时也能够增加空间的层次感,踢脚线的颜色和墙面相似,也可以和门套一样。
为什么有人不爱用踢脚线?
跟所有的建材一样,踢脚线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踢脚线上门容易落灰,就需要我们定时进行清洁了。
家里装了踢脚线会让家具靠不到墙,导致中间会留一点缝隙,上面放小物品就会容易掉下去。
不少人不喜欢踢脚线还因为觉得装出来的效果不好看,比如像在工业风中使用踢脚线他们会觉得有点掉档次,当然这个是见仁见智的,不过确实在样板间及一些高端项目中有时会不装踢脚线的。
不做踢脚线,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墙压地"的方式。在墙根开深度20mm的槽(承重墙也不要紧的,20mm基本都是表面粉刷装饰层,不影响墙体结构),开槽高度根据需求来。地板插入墙体10mm,留10mm的缝,嵌入很矮的U型不锈钢条,需要有工艺的师傅来做。
最好墙面与地面不要紧密连接,石材或瓷砖的吸水率低的材料还好,要是乳胶漆或者壁纸的话,墙面紧挨着地面,后期墙面肯定会出现问题。
第二种方法是打玻璃胶。当地板和墙面之间留缝5mm,缝隙比较小,可以用玻璃胶打一圈,注意不能是瓷缝,只适合瓷砖使用,如果是木地板,千万要用玻璃胶,因为是软质的,能够在地板膨胀的时候有一个缓冲。
这种方法对墙面腻子平整度要求高一些,同样也可以用水泥或者防水漆填补,在工业风中会比较适用。
第三种就是用收口条代替踢脚线。颜色可以选择地板相近的颜色,一体化比较好。
不管是用上面哪一种方式,因为缺少了踢脚线,对墙面保护力会大大减少,如果家里的墙面不是瓷砖,或者是护墙板,在搞卫生的时候要多加注意了,而且使用以上这些装修方法因为工艺复杂程度,成本都要比踢脚线高。
踢脚线其实也可以很"洋气"
其实真要觉得踢脚线太突兀,我们可以在颜色和尺寸上下手 ,来弱化踢脚线的存在感。
现在的踢脚线有3-6cm,7-10cm,12-15cm等不同的尺寸。大宅子的话就比较随意了,空间小,简约风格的可以用窄的踢脚线,精致又不突兀,也能拉伸层高。
颜色上可以选择和墙面同色的踢脚线,再加上做暗贴的方式,基本上你不说,一般人还看不出来有踢脚线的存在。
对地面颜色比较满意的朋友,踢脚线还可以与地板同色,整体感会更强,比如木地板+原木色踢脚线,与地板同样颜色的灰色瓷砖做踢脚线,效果也很大气。
踢脚线不做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能承受更高的装修费用,以及墙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否则不妨考虑做暗贴,窄款的踢脚线,实用美观两不误呢。关于踢脚线,你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关注我@哇姐侃家装,每天了解一点家装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