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谱是作曲家把创作的音乐传达出来的媒介。当我们要学习、再现这些音乐时,首先必须仔细地研究乐谱,这样才能尽快地领悟和准确地表现其内容。以下是sky总结的四个方法,教你轻松研究乐谱,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乐谱,看清所有符号并理解其含义。
研究乐谱的第一步是仔细读谱,看清谱号、调号、拍号、音符及各种表情术语和演奏记号。尤其是后者,在开始的学习中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对乐曲的速度、情绪以及弹奏方法的处理不当甚至完全错误。
分析曲式结构和调性、和声。
如果对乐曲的正确曲式一点判断都没有,只是从头到尾不停地反复练习,只集中关心各部分的技巧,就无法把握全曲,很容易拉得毫无生气,背谱也会思维混乱。
了解了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和声,便于将较长的乐曲分段练习,或进行比较记忆、逻辑记忆。
例如,知道乐曲为奏鸣曲式或有再现的三部曲式后,就可知道其呈示与再现二部分大体相同,从调性、和声、织体等方面略作比较,即可找出其异同,练习时则可事半功倍。
查阅有关文字资料。
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及作曲家本人的独特风格,对于把握整个乐曲,选择正确的弹奏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其思想内容也可以在学习后期、进行演奏深加工时更具体地实践,这将有利于正确地诠释作品。
视听有关音像资料,获得感性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设备在教学中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学习前聆听作品的音响,观摩名家的演奏,对作品取得整体的感性认识,诸如乐曲的情绪、风格、速度、力度及音乐形象等。
研究了乐谱,对乐曲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可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快更好地练习,所以永远要把技术的练习与研究演奏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困难常常不是在音符上,而是在乐谱上。
以上便是研究乐谱的四个小窍门,大家都学会了吗?~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