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而一直过得很拮据,甚至在外人看来十分的“抠门”,比如包里常备购物袋,出门自己带水,在外面吃饭自备纸巾,离开房间就关灯,能骑车就不打车……衣食住行都不放过,当然,这些节俭的行为是值得赞赏的,毕竟我们得要为自己的将来做储备。
但曾国藩告诉我们,即使再缺钱,再想省钱,有三方面一定不要抠、不要省,这样钱才能越赚越多。
大清末年,官场风气低迷,官员的俸禄都不太高,曾国藩在入职为官后,生活依旧拮据,捉襟见肘,在和家人的书信中还说到:“我在京已经没有办法生活了,到冬天得靠借钱才能维持生计。”但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曾国藩依旧坚持这三个方面不能省。
回报恩情不能省
曾国藩曾借给一个曾经有恩于他的人三百两白银零四十吊钱,但是在记账的时候那个人却只记了三百两。但曾国藩认为这个人曾经帮助过自己,现如今他有难了,多给点钱也没事,并不责怪他,若是不帮他,自己以后也会内心不安,无地自容。
确实,人情是世间最难还的,所以如果可以用钱解决的时候就绝不可吝啬,另外这样的话,别人也会因为你知恩图报,有情有义,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会伸出手帮你一把,这样你在无形之中也就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婚丧生子随份子不能省
曾国藩的一个老乡去世了,在京城孤苦无依的,于是曾国藩和另外两位朋友帮助这位老乡筹办了丧事。他拿出了一部分钱再加上别人给的礼钱,总共能凑够一千两左右,除了丧葬和路费,其余的全部留给这位老乡的家人。
这大概就是礼尚往来之钱不可省,像丧葬、婚事、生子这种随份子钱不能省,必要时还必须给对方慷慨解囊。这样雪中送炭,也能让彼此情谊更加深厚,不至于因为钱而让感情淡薄,也会让自己的人脉关系越来越坚固。
孝敬父母不能省
曾国藩常年在外不能回家,不能照顾父母,但怕二老在家里受苦,所以就让朋友送四十吊钱回家里。曾国藩即使在京城的生活也并不富足,甚至有些潦倒,但他认为,对父母的赡养银钱是万万不能省、不能抛在脑后的。因为曾国藩一心向上爬就是为了自己的父母不受苦,所以宁可自己多受点罪也要让父母过好一点的日子。
确实,人如果只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就可能会十分懒散,因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如果有家庭的责任背在身上,为了家人生计而赚钱,那赚钱也会更有动力。所以,对待家人不能省钱,只有舍得花才能让你有更快的进步。
其实与其说曾国藩在如何理财,不如说他在如何理人,钱就是用来做事的,如果赚了钱不舍得花,没有用钱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那么赚钱将毫无意义,那些钱就只不过是一串数字、一摞废纸罢了。
所以遇到以上三方面需要花钱一定不能省,再缺钱也要舍得花,这样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赚钱才会越来越容易。
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了解曾国藩这个晚清名臣,想学习他的人生经历、军政谋略、从政学问以及处世之道,又或是对中国动荡的晚清时期感兴趣,都可以来看看《曾国藩全书》这本书。
书中有他在一个时代中所拥有的容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他的人生智慧,这对自己的前途未来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