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白茶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盖碗,发明于唐代德宗建中年间,在成都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
崔宁之女为了防止喝茶时手被烫,在茶杯下面加上了一个木盘子,这样托住茶杯也就解决了问题,这便是最早的茶船。
后来逐渐流传开来,饮茶的专用盖碗和茶船开始普及大众,宋朝元朝延续了下去。
到了明清时期,又发明了茶盖,从这时起才形成了一盏、一盖、一碟式的三合一茶盏,即盖碗。
盖碗又称“三才碗”,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
“三才”是指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含有天地人和的寓意,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
盖碗的广泛应用也和它本身的各种优点分不开,白瓷盖碗质地温润细腻,因为表面有一层光洁的釉面,所以不会吸附异味也不会吞没茶香,而且白瓷的质地不容易留下茶渍水垢,清洗起来也很方便。
正因为白瓷盖碗不容易使茶叶串味,也不容易吸走茶叶本身的香气,所以它对于六大茶类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冲泡工具,能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茶叶本身的香气,所以爱喝茶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白瓷盖碗。
那么在购物如此便捷的今天,当我们要去购买白瓷盖碗时,面对琳琅满目的盖碗该如何挑选呢?
下面有三个小标准,按照它们来挑选,一定让你既好看又实用的盖碗。
《2》
茶纽要高
对于新手来说,经常在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白茶时,容易因为烫手将水滤出一半又放回茶盘,稍等片刻再继续出汤、沥水,从而导致茶叶与水接触时间太长,后一半的茶汤中茶氨酸和咖啡碱释放过量,茶汤有苦涩之感,影响了口感和滋味。
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新茶友拿盖碗的方式不对,正确的拿盖碗姿势应该是大拇指和中指放在盖碗边缘,固定住盖碗;食指按住茶纽的边缘控制好茶盖与盖碗之间的缝隙。
因为沸水会使茶杯的温度也瞬间升高,若拿盖碗的手势不对,食指深入了盖钮,一定会被烫的发红,无法抵住茶盖。
其次,所选的白瓷盖碗本身盖钮就太低也会使茶纽变烫,无法控制住茶盖。
因为盖钮太低,离茶盖太近,导致传热也太快,即使只是挨在盖钮的边缘,也十分烫手,没办法长时间接触。
因为盖钮的设计是像纽扣一样,中间有凹陷,而且凹陷处刚好是可以塞进一只手指的,凹陷处贴近茶盖,遇到沸水,此处温度会跟茶盖一样高。
这也就导致新手泡茶时,会不自觉的将食指伸进盖钮中,然后被烫到,无法拿住盖碗,影响茶汤滋味的原因之一。
盖钮,它本就是发明来方便取、拿茶盖,冲泡时隔热,让人容易控制的。
通常,在符合人体工学的前提下,这个盖钮应该越高越好,远离热源,导热才会变慢,隔热效果才会更佳。
《3》
碗沿要大
挑选白瓷盖碗的时候,不光茶纽要越高越好,盖碗的碗沿也要够大。
盖碗的碗沿,最好成撇口状,由碗身以一定的弧度向四周延伸、展开,就像是将荷叶倒扣在水面,中间成空杯,四周贴近水面。
因为我们在用盖碗进行冲泡时,大拇指和食指都是用来拿住盖碗的,抵在碗沿上,所以如果碗沿太烫,我们也是拿不住盖碗来出汤的,这也是新手没有挑对盖碗时,泡茶“手残”的原因之一。
好的盖碗碗沿必须要大,这样才能拉开与沸水的距离,让它导热变慢。
远离热源,碗沿也就没那么烫了,碗沿够大,即使坐杯也不会烫手,这样使用起来才顺手,方便控制。
所以即使是老茶客,在用碗沿不够大的盖碗冲泡茶叶时,也是无法拿住进行出汤的,毕竟老手新手相差的只是冲泡经验和娴熟程度,都是肉手,怎么能不怕100度的高温呢?
《4》
胎壁要薄
因为用盖碗进行冲泡时,正确的手势只用触碰到碗沿和盖纽,所以你是不是以为在挑选盖碗时只要盖钮高、碗沿大就可以了呢?
其实除了这两点,盖碗的胎壁也要薄,这一点也很关键,不可忽略。
胎壁,就是盖碗碗身的厚度。
太厚的碗身散热慢,沸水冲泡进去,因为有茶叶在汤水中,已经使茶汤的热度无法直接散出,若是胎壁太厚,这沸水的热量全都包在盖碗中,即使碗沿够大、盖钮够高,时间一长,热量也会蔓延到碗沿、盖钮上,使盖碗全身发烫,不容易拿住。
胎壁够薄,盖碗才会散热更快,热量也不会集聚,蔓延到碗沿、盖钮上,这样的盖碗才会容易控制,倒出一杯好茶汤。
胎壁是否够薄,我们在购买时,可以将碗身拿起对着光源,如果透光度很好则说明胎壁够薄,若是像一堵墙一样一点也不透光,那则说明胎壁很厚,我们还是慎重选择为好。
对于冲泡还不够娴熟的朋友,建议可以挑选一些胎壁尽量薄的盖碗,这样散热够快,才不会容易烫手。
《5》
选择一款好盖碗,才能泡出一杯好茶汤。
有时候总说新手的手艺不好,其实也与选择的盖碗是否好用有关系,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没有一款不烫手的白瓷盖碗,怎么能拿住去练习控制出汤的速度呢?
盖钮够高、碗沿要大、胎壁够薄,掌握这三点一定能让你泡起茶来得心应手。
好茶、好碗、好手艺,你是否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挑选新盖碗,来一展茶技呢?
欢迎关注【白茶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讲堂(baichaket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