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用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征信也越来越重视了,个人征信报告上一般会显示查询记录和贷款记录,但不少人表示自己征信报告上有贷后管理记录,那么贷后管理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贷后管理?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贷后管理是什么意思?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最终环节,对于确保银行贷款安全和案件防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贷后管理是控制风险、防止不良贷款发生的重要一环。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贷后管理?
一般在逾期还款、申请调额、信贷审核以及触发风控等情况下,容易让信贷机构进行贷后管理。
1、逾期还款
只要借款人曾经授权给银行金融机构,对方就有权力查询用户的征信报告,如果借款人的信用恶化,出现了严重的信贷逾期,银行通过贷后管理就可以及时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调整借款人的综合评分。
2、申请调额
不管是贷款还是信用卡,借款人会主动申请提高额度,有时候银行调整额度需要根据借款人的基本资料和征信来,所以如果调额有提示此次申请需要查询征信,那么因为额度调整而被查询的征信记录,一般会显示为贷后管理。
3、信贷审核
有些循环贷款,贷款期限长达一年,在这个期间内,系统会不定期地进行审核,发现信用情况不对就会冻结额度,这种审核期间银行会查询持卡人的征信,此类查询原因归属于贷后管理。
4、触发风控
如果用户在平时的贷款或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异常的操作,如经常在同—家商户频繁大额刷卡,或者突然在境外大额消费,有可能会触发银行风控系统,银行也会进行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只是信贷机构例行排除风险的一种做法,属于正常的查询,留下的查询记录是中性记录,而真正对征信有影响的查询,有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这三类硬查询记录。
最后总结,我们通过以上贷后管理是什么意思内容介绍后,大家会贷后管理是什么意思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觉得以上内容有用,记得关注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