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小学之后,最开始感到焦虑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有的父母起初的想法是想要孩子快乐地成长,不想对孩子做出太多的要求。而在其他父母的影响下,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成绩,想要把孩子的成绩提升上去。
有的孩子即便在升入高年级,学习科目增加,学习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学起来依然很轻松,学习成绩也在不断地提升。有的孩子则是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弱,一直都跟不上学习进度,不仅父母头疼,老师也发愁。
因此,想要孩子进入小学之后,成绩不落后,就需要父母提前帮助孩子做好这几点: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刚进入小学的时候,正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孩子进入高年级时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良好的孩子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学习习惯差的孩子,成绩也会越来越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复习习惯,做作业的习惯,听讲的习惯,阅读的习惯等等,涵盖孩子学习的各个方面,父母可以对照孩子的学习,给孩子做出不同的指导。
2、提前做好预习
这里的预习是高质量的预习,绝对不是晚上在家看过几篇文章就算是预习了,而是要仔细地阅读几遍,如果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需要提前在家中背诵好。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不懂得的知识,要去翻阅资料,去查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查不到,就要做好标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针对不懂的问题认真听讲。
如果是数学有关的题目,则是要去找到相关的题型,根据预习到的知识简单的解答,如果有疑惑也是要做好标记,等到上课的时候认证听讲。
预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能反映孩子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强的孩子,学习能力也一定强,学习成绩也会很顶尖。
3、扩展孩子的阅读面,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并不仅仅是对于语文的学习有帮助,对于各年级各科的学习都有重大的帮助。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父母就要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课外书籍了。当然,什么书籍最适合孩子,要针对孩子自身的真实情况,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点来选择,不仅仅要让孩子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还要发展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看孩子的教材时,能够发现孩子语文课本的学习园地里面,有“快乐读书吧”阅读片段,其实这些都是节选自《快乐读书吧1-6年级课外书阅读经典书目》的内容,建议父母给孩子提前准备好。
这套书是统编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书目,在编撰的时候充分地考虑孩子每个年龄段的身心发育特点。
这套书中涵盖的内容范围很广,有儿童童谣、国学、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各类历险记,爱的教育,四大名著等等,几乎没有落下课本中的内容,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收获知识,还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语言之美,文化之美,有利于树立孩子正确的观念。
在孩子阅读的时候,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遇到问题能举一反三,学习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发掘到阅读的乐趣,会促进孩子去阅读其他的课外读物。
孩子今后的学习成绩,与小学培养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联系,希望父母能够重视孩子小学的学习,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