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野史」继续讲述品牌不为人知的故事。
提起李宁、安踏、匹克、361、鸿星尔克这些国产运动品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山寨,毕竟单单一个AJ就有这么多版本。
但在做好恶判断之前,不妨了解一下Nike、Adidas、PUMA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的故事。
著名的AJ1是借鉴了Nike旗下另一款经典鞋Air Force 1空军一号,AJ1不仅像AF1一样在中底植入了Air Sole气垫,还降低了中底的厚度,重心更低、重量更轻、稳定性更强,但为了适合乔丹的脚型,增强包裹,降低了鞋头的宽度,21世纪,Nike又推出了滑板品牌Nike SB,“我自己炒我自己”!
之前讲过Nike的发家史,Nike创始人菲尔·奈特早先代理鬼冢虎(onitsuka tiger)公司在美国的销售权,但奈特想独家代理,鬼冢虎在北美市场暗中接洽其他代理商,双方合作破裂,奈特到了日本找到代工厂商,在鬼冢虎运动鞋的基础上运用了鲍尔曼发明的华夫饼形状鞋底技术,创造了Cortez跑鞋,也以希腊胜利女神Nike为品牌名。鬼冢虎为了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1977年,鬼冢虎创立了Asics品牌。只要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Cortez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鬼冢虎的影子。
我们也8过Adidas和PUMA原本是亲兄弟,却因为二战分道扬镳的故事,他们的恩怨并未因此终结,在数十年的争斗中,双方暗自较劲,比如这些年将Adidas口碑推至巅峰的Boost技术,PUMA也与巴斯夫合作推出了NRGY,一种与Boost极为相似的缓震技术。两个百年死敌又开辟了新的战场。
不仅仅是Adidas,PUMA还被Nike起诉抄袭了2012年NIKE推出的Flyknit飞线技术。
而集大成者是美国品牌斯凯奇,
在我看来,相互抄袭借鉴本来就是服饰领域存在的一种现象,几乎所有品牌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更上一层楼,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品牌。
现如今,特步动力巢、361Q弹、安踏闪能,鸿星尔克奇弹、匹克态极、李宁云,在科技方面几乎与Nike、Adidas的顶尖技术不存在差距,比如361国际线跑鞋在海外的口碑相当不错,国产品牌欠缺的反而是将AJ、Yeezy能卖出花样的能力,想一想Nike把AJ1卖了30多年,Adidas用了不到3年时间让Yeezy变成顶尖潮流品牌,试问哪个国产品牌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