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救命小窍门

“无病自防,小病自治~”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病小伤是常有的事情,像感冒发烧、跌倒淤青、拉肚子……面对这些情况,很多时候大家并不会立即去医院,而会尝试用一些“日常小方”或者自己吃点药。

24个救命小窍门

但不少治疗小窍门虽广为流传,却可能并不正确,若用错了方法,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加重病情,让小病变大病,后果不堪设想!

看看下面这些“雷区”你踩过吗?


一、吃维C能治感冒、捂汗能退烧?

一到换季,或是降温,亦或是免疫力低下时,感冒发烧就易找上门。那么发烧的时候你是如何退烧的呢?捂汗、冷敷、吃药……退烧方法很多,但有些真的慎用!


1、维C对感冒发烧无效

有一些人觉得是药三分毒,而维生素C可以作为“日常补充剂”,多吃点也无妨,感冒、发烧、过敏时甚至会加大补充量,以缓解病情。但真的有用吗?

有的人吃了维C后,确实症状有所减轻,病程也缩短了。但专家表示,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C能预防、治疗感冒对于本身就缺乏维C的人来说,补充维C也只能作为辅助措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另外,健康成人每天应摄入100mg维C最多摄入2000mg。若再多,多余的维C会在体内转变成草酸,增加泌尿系统结石风险,损害肾脏健康。


2、捂汗退烧风险高

坊间常有“捂出一身汗”就能退烧的“土方子”,这其实并不科学。出汗是退烧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捂汗不仅不能达到退烧的目的,有时甚至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功能衰竭的情况若打寒颤,可以多穿衣,但不要让体温过高!


3、胡乱吃药,肝易损

很多人感冒发烧时,会习惯性地将感冒药、退烧药一起吃。但市场上一般的感冒药、退烧药都是含有扑热息痛的,同时服用,有可能造成药物过量,引发肝损伤


提示:一般而言,若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食欲没有受到影响时,可以将冰块置于额头缓解不适。但体温高于38.5℃,或持续低烧不退或伴有发疹、剧烈头痛、关节痛、痉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二、一拉肚子就吃止泻药,还得严格禁食?

春季更容易出现腹泻,腹部受凉或者吃得太辣、太油、不干净等都是诱发因素。而一拉肚子,很多人采取的第一种措施就是立马吃止泻药,但这并不正确。


1、急着吃止泻药,可能掩盖病情

其实,对于感染、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等引发的腹泻,前期可以借腹泻排出一部分有害物对人体有一定好处。若一开始就服用止泻药,不仅易掩盖病情,反而影响医生判断,还容易让有害物滞留在体内,增加风险。

建议:若是在腹泻急性期,炎症、高烧等症状明显,或排便带血时,建议及时就医。一般一天腹泻不超过三次,不必急着吃止泻药,但不适严重时要及时就诊


2、腹泻期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

很多人认为,拉肚子的时候不应该吃东西,没得拉了,就能缓解腹泻症状了。

其实,腹泻的时候,消化吸收本身就有障碍,若期间还不摄入营养,极易导致营养不良,引起贫血、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而且腹泻时,钾流失比平时高10~20倍。若一天排泄物超过1升(一次腹泻大概250ml,即5次左右),就可能引起低钾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发生腹泻时,应注意适当补充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取500ml水,加入4.5g盐、25g糖,搅拌均匀即可)。


三、磕了、扭了

揉一揉、涂点红花油?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淤青、血肿等症状,不少人习惯扭一扭祛痛、消肿,还喜欢用红花油涂抹跌打损伤处,帮助患处恢复。

但揉伤处,非但不会缓解疼痛,反而容易刺激伤处,加重出血。若是小血肿揉大了,关节扭伤揉错位了,真是得不偿失。

另外,如果患处有破溃的伤口,更不宜马上使用红花油,其中所含的较强刺激性的水杨酸甲酯可能会加重不适。

正确做法:磕碰扭伤后应充分休息、局部冷敷,缓解肿胀。24小时后,如果血肿吸收得差不多了、皮肤也没有破溃,可以适当涂抹红花油。如果受伤严重,及时去医院就诊。


四、骨折后该卧床静养、多喝骨汤?

“骨折了,就得好好躺着少动,还得多喝点骨头汤,好得快~”这是很多人都有的观点,但也并不正确。

1、伤到骨骼,需进行康复训练

专家表示,若是一直躺在床上不活动,就算骨折处愈合好了,也可能伴有肌肉萎缩,甚至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这时候就可能变成“半残疾”了。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更为常见。

骨折治疗1-2周后,除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不运动,身体其它部位应尽可能地保持正常活动;到2-4周,活动力度可以稍稍增多、增强,使患肢的功能慢慢恢复;5-6周,肿胀、疼痛若是消失,可以加强患肢训练,如腿骨折,可拄拐下床活动。

2、喝骨汤不如均衡营养

骨汤中的含钙量并不高,反而含有大量脂肪,再加上骨折期本身运动就少,更易使人长胖这样一来反而容易增加行动障碍

骨折恢复期应该要均衡营养蔬菜、鱼、肉、蛋类、水果都不能少。若想补钙,不妨喝点牛奶,吃点芝麻、海鲜类的。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钙质补充剂等。


五、蚊虫叮咬涂口水止痒?

老一辈的人在被蚊虫叮咬后,总喜欢蘸些口水,认为能消毒止痒,但事实并非如此。

被蚊虫叮咬后之所以会痒,是因为它们的唾液蛋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而唾液中80%是水,还有一些黏蛋白、免疫球蛋白、淀粉酶等,并没有刺激性来抑制瘙痒。而且人体口腔中还有不少菌群,随意涂抹口水,反而可能有一定风险

蚊虫叮咬后可以用一些外用的止痒药膏,也可以用适量的葱白、葱根捣泥外敷,有消肿止痛、解毒功效。


六、晕倒应该掐人中?

有人晕倒了怎么办?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去掐人中,这招一直是民间的“急救神技”。

但掐人中不仅不能救人,反而会妨碍急救。

大拇指掐人中时,其余四指会自然地放到下巴处用力,这样反而会让伤者的嘴紧闭,口腔分泌物无法排出,造成更多危险。

手指下压的动作还会让伤者低头,加重舌头后坠,引起呼吸道堵塞。

正确做法

对于晕倒、昏迷的人,正确的处理是让患者仰卧并且抬高下巴清理掉口鼻里的异物这样能保证呼吸顺畅以免发生更多危险。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a63b4ed12778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