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知识小窍门手抄报

“8克益母草、2克红糖……”“我最喜欢做中草药茶包,给妈妈泡水喝!”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八中学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中草药茶包制作、艾条制作等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孩子们通过做手工的形式,既丰富课余生活,又培养出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

艾灸知识小窍门手抄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为贯彻落实《意见》及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工作,现已评选出首批18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惠及师生4万余人,有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

营造环境氛围,推进阵地建设

中医药特色教室、文化长廊、百草园……中医药文化气息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依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遴选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的通知》要求,各试点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建设了具备展览陈列、图书阅览、中医药文化体验等功能的特色教室;平面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文化长廊;可用于研学、种植体验的百草园。威海市第一中学建立了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三味书屋”,配备中医药采摘和制作专用设备和工具、多媒体电子屏、中草药书籍;东营市胜利五十八中依托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与市政府合作建立东辛公园仿自然环境中草药实践基地;青岛市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设红石榴中医馆,在教学楼内打造以中医历史与实物展示为内容的文化长廊。通过环境建设,学生可依托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感受中医药的传统魅力。

师资队伍建设,校本课程探索

“鼓励各地将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有机融入培训课程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这是《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的要求。项目施行以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支持各学校与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合作交流,聘请专家对相关学校教师进行中医药文化及科普知识培训,奠定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雄厚师资力量。

同时,各试点学校依托文化背景与师资开展课程探索,将中医药文化分别融入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威海市北竹岛小学研发了《四季国医》课程,根据《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理念,以季节课程为主体,以个体保健和研学旅行为两翼,让孩子了解中医、关注健康。东营市胜利五十八中编写《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健康》启蒙读本,把中医药文化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等内容融入初中课程。威海一中将灵芝菌类栽培和无土栽培项目引入高中课程,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撰写研究报告,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能力。

组建文化社团,开展特色活动

“病在皮肤,只要热敷可愈;病在肌肉,以针灸之法可愈……”东营市胜利五十八中的中医药戏剧社团同学们,正在表演课本剧《扁鹊治病》。各试点学校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组成兴趣小组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创意表演《药引四季歌》《屠呦呦的故事》;山东省实验小学依托当地医疗机构,组织学生们到山东中医药大学治未病中心开展微研学活动;青岛二中成立“甘草学堂”中医药文化馆,开展中医药文化暑期体验营活动。如今,有17所学校开展了五禽戏、八段锦、眼保健操等中医锻炼方法,16所学校带领学生们绘制中草药图谱、手抄报,10所学校开设了中医药音乐及课本剧表演。学生们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掌握中医药健康知识,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晨 通讯员 梁同垚 周戈 孙栗 报道)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Z63b31da563f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