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绿化污水处理小窍门

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能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被认为是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关键。

安徽绿化污水处理小窍门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常用的处理方式有三种:

1

净化塘

净化塘是以某种水生植物占绝对优势而组成的特殊水生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水生植物群落的阻滤、沉降、吸附等物理作用以及植物体的吸收、积累等作用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常用的有凤眼莲净化塘、再力花净化塘、香蒲植物净化塘等。

净化塘在国内外发展都比较快,从净化生活污水发展到净化工业废水、城市混合污水等,处理规模越来越大。能净化污水的水生植物种类越来越多,从前以一种植物为主,现在多种植物搭配,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比如选用耐寒植物伊乐藻和喜温植物凤眼莲及菱,组建成常绿型人工水生植被,不仅使水体常年保持好的水质,而且对外来污染的冲击有很强的缓冲能力。

2

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是应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建设的综合生态系统,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水生植物合理搭配,能充分发挥不同植物各自的优势,比如常绿植物与季节性植物相搭配、吸收氮元素较多的植物与吸收磷元素较多的植物搭配等,使湿地系统达到更好的处理净化效果。

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处理水量不大、水质变化不大的中、小城镇。它能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同时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如芦苇湿地,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芦苇可用作家畜饲料、可造纸及其他工艺品,兼具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

生态浮岛

生态浮岛采用一些能漂浮于水面的材料,人工搭建拼接组装成不同的造型,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栖息。利用水生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在自然水环境中的吸收、摄食、消化、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功能,实现富营养水体的生态治理。

生态浮岛是一种既具有污水处理功能,又兼备园林水景效果的多功能生态设施。一般的水生植物都适合在浮岛上种植,常用的有黄菖蒲、美人蕉、风车草、香蒲、石菖蒲、凤眼莲等。

相对于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浮岛技术较小受到河道、湖泊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在许多固化程度很高的河道、水位波动大的水库、因波浪影响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U63b2ceacd5d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