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早熟玉米已经下来了,前几天的时候我回去带回来一大箱,够我们一家子吃好久的了。小时候家里掰玉米的时候,因为我力气不怎么大,所以只能在家里扒玉米皮,把新摘来的玉米都扒出来晒干,然后用机器打成一个个的玉米粒,好的就留着制作成玉米面,坏一点的就留着给家里的牲畜吃
我见识过玉米从播种到收割的过程,就感觉播种完没多久,就会发芽长成一棵棵玉米苗。在初见玉米苗的时候,我还记得妈妈总是会去地里间苗,因为可能是机器播种的话,就会有的地方多留下几粒种子,造成那个地方很多,另一个地方可能就少了
玉米的产量固然也是农民关心的问题,毕竟产量越高,收益自然也就越高了。一般只要玉米不出现矮苗或者有自然灾害损坏外,一般都长得挺不错的。其实玉米想要高产也不是没有诀窍,我们都知道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长玉米丫子或者多长棒子的情况,有的人觉得这些是累赘,需要摘掉,有的人觉得不需要多做无用功,那到底要不要摘呢?不摘的话不会影响产量吗
玉米丫子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养分过多,氮肥(尿素)用多了,玉米营养生长旺盛,就会产生多余的分隙,把多余的养分先放到丫子里面,这样就把多余的养分分流了。
这些玉米丫子可以增加根的系数,增加玉米整体的叶面积,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消除顶端优势。 对玉米生长有利。
玉米丫子最大的作用就是替主茎保留养分,等到主茎养分不够的时候,丫子再把养分回流到主茎,丫子也就枯萎了,所以你掰的不是丫子,而是养分。简而言之一句话,玉米丫子对主茎基本没有啥影响,所以不用做无用功
多余的玉米棒子该不该摘掉?
其实玉米棒子有多余一般是个别棵上有,或者品种问题。一株玉米上有好几个棒子的话,一般是和环境有关,如果营养和光照都非常充分,结棒数量会有所增多。还有可能是因为植株本身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在这些玉米棒里,大概只有上面的两三个棒能够长成。
第三果穗发育迟,吐丝较晚,不能受精结实,却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摘除无效果穗集养分供给主穗,可使主穗果穗增大,不仅能增加粒重,提高玉米品质,还可以促进早熟。 因此,多余的棒子要掰掉。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的相关知识了,你们有什么种植小窍门吗?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