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红楼里,薛姨妈就用到了个有趣的词,四角俱全,用来形容宝玉和黛玉两人的同配同称。
带着几分打趣的意味,和宝钗说了这么一番话:“我想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给他,岂不四角俱全。”
何为四角俱全?通篇红楼,独见此一回用法。
四角俱全是指棉絮和被套的大小完全合适,棉絮统进被套里,四个角都完全到位,被子显得平展而完整无缺的意思。
要达到四角俱全,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在于棉絮和配套的大小要配套合适,薛姨妈用这四字从生活中杜撰出来的成语,比喻宝黛是完全相配,倒也合适。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大道有四方,东南西北。
四,在汉语的意境里, 承载着概括包涵的意义。
冲泡白茶,若想泡好一杯清香鲜润的好茶,最为重要的四点要素,不外乎是水温、投茶量、泡茶工具、冲泡方式等。
唯有在这四个方面,做到四角俱全,达到最佳匹配的状态,方能泡出好茶味。
这泡茶的四要素,到底该如何做呢?下面就来一一细说。
《2》
泡茶要素一:水温
冲泡白茶,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水温呢?
答案是烧到沸腾的100℃沸水。
看到这个答案,不少人也许会有疑惑,用沸水泡白茶,白茶不会被烫坏吗?
尤为是芽叶细嫩的新白茶,都是新芽嫩叶的,看起来这么娇弱,哪里能经得起沸水的考验呢?
其实不然,品质好的白茶,绝非会是那般娇弱。
一烫就坏的茶,哪里会是好茶呢?
关于泡茶的水温,请茶友们牢记这句话,好茶不怕开水烫!
凤凰需要浴火涅槃,方能得到新生。
白茶深藏在芽与叶内部的养分物质,需要借助沸水的热力激发,方能得到更为精彩的释放。
若是用温水泡白茶,对白茶带来的压力刺激,不痛不痒的,难以让其内质物得到真正的触发,只能带来茶叶表面物质的释放,泡出来的茶味,自然达不到最佳的状态。
这时候,七八十度温水泡出来的白茶,茶汤风味会有两大明显不足。
一处是茶香上的缺陷,茶闻起来没那么香。
品质好的白茶,内在的芳香物质,尤为丰富。但这些芳香物质,释放所需要的温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
这时,若是用沸水冲泡,高扬的茶香会在刹那间激发,随着温度的渐渐下降,不同的茶香类型,依次登场,最后,温度下降后,尤有余香浮动。
而若是改用温水泡茶,在缺乏足够的压力激发下,白茶内部的芳香物,得不到充足展现的舞台,茶香嗅闻起来,缺少了不少韵味。
温水泡茶的另一处风味缺陷,在于茶味的不足,茶汤不够稠厚。
干燥的茶遇上滚热的沸水,高水温带来的热力,使得茶叶毛孔更为舒张,与此同时,深藏芽叶内部的养分物质,能够更好的析出,溶入汤水中,使得茶汤喝起来更香,更稠,更滑。
而改用温水泡,内部的茶味物质,在没有得到足够的触动下,依旧岿然不动,茶汤的表现自然达不到最佳状态。
简而言之,沸水泡茶,能让茶喝起来更香,更稠,更有内容。
若是认为沸水泡茶,会将芽叶烫坏,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像是白茶中只取单芽的白毫银针,芽头内部结构是笋状,被层层白毫层严密防护着。
产自高山,芽头肥壮的白毫银针, 白毫层足有六、七层之多,多重防护下,哪里用担心将其烫坏之说?
恰恰相反的是,芽头粗壮饱满的白毫银针,需要借助沸水的高温,方能让自己的茶味物质,得到更佳的释放。
沸水冲泡,对于茶叶来说,可以说得上是一面照妖镜,孰好孰坏,一试便知。
泡好茶,自然要用沸水冲泡!
《3》
泡茶要素二:投茶量
不同的泡茶茶具,投茶精准,茶水比例恰到好处,方能得出适宜大部分人喝茶口味的好茶。
泡茶,若是在投茶量上,抱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难以泡好茶。
并且,冲泡白茶,随意投茶,是对好茶的浪费。
随意的抓一把,投茶量过少,茶味达不到最佳状态。
而投茶量过多,过犹不及,茶叶内质物过多析出释放,茶汤滋味会被泡得苦涩不堪。
唯有投茶量恰到好处,精准控制把握好量,方能更好的利用每一分茶味。
不同的工具泡白茶,茶与水接触的时间不同,接触的方式不同,所需的投茶量自然不同。
下面,就来分享三组,平日喝白茶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三组茶水比例。
盖碗冲泡白茶,标准容量的110ml盖碗,搭配5克干茶,得出来的茶汤,浓淡得宜。
玻璃杯泡茶,常见的200ml玻璃杯,搭配1-1.5克白茶干茶,根据个人喝茶口味,适当的调整投茶量。
玻璃杯泡白茶,茶长时间与水进行接触,投茶量的控制,原则在于宜少不宜多。
煮白茶,300-400ml注水量的情况下,搭配2-2.5克白茶干茶。
煮茶先煮水,壶内的水烧沸后投茶,待到水面再次沸腾,即可出汤品味,不需要长时间沸煮。
恰当的时候,需要做恰当的事情。
不同的工具下泡茶,投茶量需要恰到好处,才能泡出好茶!
《4》
冲泡要素三:泡茶工具
冲泡白茶,最为适合的冲泡茶具,是盖碗。
若是要在盖碗前加上前提的话,是110ml标准容量的白瓷盖碗。
白茶与白瓷盖碗,在茶圈可是对最佳拍档,白瓷盖碗泡白茶,好处多多。
一、素净的白瓷盖碗,表面带有釉面,不吸附茶香和茶味,更能原汁原味,毫无保留的展现好茶的风采;
二、质地光洁细腻的白瓷盖碗,不易积累茶垢,容易清洗;
三、敞口大肚的盖碗器型,盖碗开口大小可以随意调节,便于快速彻底的倒出茶汤;
四、盖碗泡白茶,便于嗅闻杯盖香;
五、盖碗冲泡白茶,适用范围广,无论新茶老茶,散茶饼茶,春茶秋茶,都适合用来冲泡。
相比起不少泡茶工具,对于日常生活泡茶喝茶来说,盖碗冲泡白茶,十分实用。
选用白瓷盖碗泡白茶时,选用容量大小标准的盖碗,更为便于冲泡。
110ml容量的标准盖碗,更为方便精准控制投茶量,不需要再根据最佳茶水比例,换算投茶量。
若是改用容量过小的盖碗,投茶量若是把握不到位,茶汤容易浓重,此外盖碗容量小,得出来的茶汤量少,若是遇上两三好友喝茶的情况下,一冲茶汤泡出来,茶汤不便分饮。
而选用容量过大的盖碗泡茶,注水完成后,会偏向重手,提起出汤时,若是稍微拿不稳,就很容易烫到手,将盖碗摔坏。
是以,冲泡白茶,最佳的工具是质地光洁细腻,大小容量适宜,110ml的白瓷盖碗!
《5》
冲泡要素四:注水方式
泡茶,冲泡方式若是简单分解,分为两步。
一是要让茶与水如何相遇?另一处在于要如何让茶与水分离?
简而言之,冲泡白茶,要如何注水?如何出汤?
在用盖碗冲泡白茶时,烫壶温杯过后,投入干茶,就可以正式注入沸水泡茶。
注水的时候,最为主要的诀窍,在于往低处注水、环壁注水。
冲泡白茶,尤其是连枝横阔的寿眉茶,粗梗大叶,体积蓬松,占据了不少的空间。
这时注水泡茶,若是从高处注水,采用悬壶高冲的方式,滚热的水,打在茶叶表面,容易四溅开来,容易引起烫伤。
是以,在注水的时候,要注意往低处注水,将烧水壶的壶嘴与盖碗靠近,更为妥帖。
干燥的茶叶,份量轻,注水的时候,需要环壁注水,沿着盖碗内部,划圈式的注水,将干茶均匀打湿浸润,让茶味得以更好的释放。
若是只在一个方向,定点注水,不少没有被水打湿的茶,容易浮在水面,不能充分的参与茶味释放。
冲泡白茶,注水完成后,旋即就需要盖上杯盖,调整好开口大小,快速的将茶汤倾倒出来,落入公道杯中。
若不然,闷在盖碗内的白茶,茶在长时间与水接触的情况下,茶多酚和咖啡碱容易过多释放,茶味容易泡得又苦又涩,还会影响到后面几冲,茶味的释放。
在干茶状态下开始泡茶,前面几冲时,出汤速度一定要快,一手注水后,另一手快速将茶汤倒出,从注水到出汤,时间控制以控制在十秒内为宜。
快出水冲泡过五六冲后,根据茶汤的颜色变化,和个人的喝茶口味,茶友们可以适当的延缓几秒出汤时间,得出更为适宜自己的口味。
盖碗泡茶,内质丰富的好处,掌握好快出水的诀窍,泡上十来冲,不在话下。
快出水泡茶,能更好的掌握茶味释放节奏,能够更好的利用白茶的内在物质。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6》
万紫千红总是春。
百花竟放,万物争春,带来了自然的一片生机。
不断变化的万事万物中,唯有全面的发展,方能带来更多的精彩。
泡茶,亦是如此。
要想泡出一杯好茶,方方面面,都须考虑周全。
若是有了缺角,就成了那个有短板的木桶,难以装满水。
泡茶细节上若是出了差池,会对整体茶味带来影响。
泡出一杯汤水盈盈的好茶,若想做到四角俱全。
泡茶水温、投茶量、泡茶工具和冲泡方式,一样也不能少!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