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
《孤勇者》在小孩子群体中的流行速度,堪比一场大型流感!
特效药?不存在。
幼儿园起床,来一首!(打打鸡血)
拔河输了,来一首!(重整气势)
节目表演,再来一首!(叱咤全场)
总之,无论你是路过菜市场,还是坐在小区楼下,只要有12岁以下的孩子存在,那么唱一句:“爱你孤身走暗巷......”
就会有无数双炯炯有神的目光,齐刷刷地向你射来!
对此身边的很多家长们都感到非常诧异,小崽子们从哪学来的?怎么都会?
01为什么小孩子都这么爱唱《孤勇者》?
不少网友说:“害~ 那还不是抖音短视频的功劳?简直就是毒瘤,看把孩子教的,天天刷手机打游戏!”
还有人说:爱对暗号,是人类的天性!这与歌曲无关......
其实在我看来:造成这种爆炸级的传播效果,必然有短视频的功劳!但论其本质却是这两点:
01《孤勇者》自带热血感的歌词
要知道在抖音,每过几个星期就必有一首歌会爆火,并且全民洗脑满大街小巷都是......
但,那些却都没有成为儿歌!为什么?
因为缺少了“光”“梦”“战斗”“英雄”。
回想我们那个年代,哪一个小男孩不曾幻想着自己就是个救世英雄?
家里的床单一披,手上再拿一个棍子,吼吼哈嘿立马就出来了;
也会幻想自己就是那个打败了怪兽的超强迪迦奥特曼,90°直角手势立马信手拈来,哔哔光波太带感!
再看看这几年在儿童界流行的歌曲:
里面哪一首歌不自带“激情、热血、战斗”?不少被采访的小朋友也说:
喜欢这首歌是因为歌词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英雄”和这首歌死死绑定上,整体歌词积极向上,让人光是想想就燃烧!
02《孤勇者》自代重复的节奏
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可以说极其流畅!重复的歌词+节奏,一气呵成!光看一眼就上头:(自带BGM)
我们小时候,哪一首流行歌不是那句重复的节奏最朗朗上口,最容易形成肌肉记忆?
这也完美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看不懂歌词,也听不懂意思的幼儿园小朋友们,都能张口就来。
有家长就表示过,孩子听完后曾不解地问“什么是不贵的模样”?原来孩子把“跪”听成了“贵”,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会唱!
因为在前期小火之后,大部分学校的老师基本都会进行二次的推波助澜。比如:
音乐课,老师直接拿它K歌比赛,符合潮流。
孩子午觉起床,直接用它叫醒,少唠叨省时省力。
语文课,老师直接拿它写作文,积极向上正能量。
这可能就是《孤勇者》在小朋友圈爆火的背后原因!虽然总有家长不屑觉得:“小孩子懂什么音乐呢?都在瞎唱,也不懂歌词!有什么用呢?”
其实不然!
02音乐对宝宝的好处
01提高记忆力
美国科学期刊《大脑》曾刊登过一项研究,接受过系统音乐启蒙的孩子,在认字、背诵等方面表现更优异。
并且,这些孩子在考试中往往也更能得到高分。
换句话说,音乐启蒙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甚至让大脑产生更好的变化。
02增强逻辑力
童年时期进行音乐启蒙和音乐学习的孩子,更能胜任多任务工作,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拥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音乐启蒙对孩子大脑发育的促进。研究人员发现,对节奏敏感、早期进行音乐启蒙的孩子,大脑额叶的连接更多。
大脑额叶是负责情绪和行为能力的,额叶连接增加,意味着孩子的情绪管理和行为能力更强、更优秀。
03情商更高,愿意表达和倾听
从小热爱音乐、进行音乐启蒙的孩子,对声音、节奏更敏感,也更愿意倾听;同时,音乐启蒙,也让孩子可以勇敢地、直接地表达情绪。
研究发现,当人们听音乐或者演奏音乐时,大脑可以打破程式化的思维,更真实地表达自我。
但是小孩子的音乐启蒙,并不是简单地听点乐曲就行,更不是听那些手机上、超市里、小区广场这种哪儿哪儿都放得爆款神曲。
这种忽急忽缓的节奏,对小朋友的听力来说更像是一种灾难!不要这么浪费孩子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咱可以这么做~
03平日里可多跟孩子做这2种音乐游戏!
- 0-1岁,可以做《小小船》。
游戏目标:
1、通过聆听童谣,提升听觉感知力。
2、通过跟着童谣做动作,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3、通过家长带着宝宝做动作,被动感知节奏,增加乐感和节奏感。
4、通过家长和宝宝面对面的互动,提升亲子关系。
- 1-3岁,可以做《锅碗瓢盆爱唱歌》。
游戏目标:
1、通过拍打和敲击,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2、通过聆听不同容器的声音,丰富听觉刺激,锻炼宝宝对于音色的分辨能力。
3、通过跟着音乐的节奏敲击容器,锻炼宝宝的音乐感知能力。
不过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要以多和孩子互动为主,而不是教。家长们不要强求孩子根据设定的动作去学,如果孩子不想模仿,也不愿意创作动作,就不要强迫去做,可以另想办法。
记住:音乐是一种互动的媒介,开心才是目的!音乐的益处也是在与人的互动中带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