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高血压的3个小窍门,错过了可能会吃亏
饮食控制是防治高血压病的基础,合理有效的饮食控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学会一些不易引起血压升高的饮食小窍门,能帮助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地减轻高血压症状。
【控制盐摄入量】
1、做菜时,用酱油、豆酱、芝麻邀调味,或用葱、姜、蒜等调料提味。
2、用醋拌凉菜,或加醋和糖把菜肴调成糖醋风味的,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增进食欲。
3、建议家中备一把“小盐匙",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限盐。有一种小盐匙,平平的一勺就是2克,高血压患者放盐时心里就有谱了。
4、可利用菜品本身的强烈味道来摆脱对咸味的依赖,如用番茄、洋葱等味道浓烈的食物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以提高菜的口感。
5、炒菜时,等菜起锅时放盐,这样盐分不会渗入菜中,而是均匀散在表面,能减少摄盐量。
6、海鲜类清蒸,可以减少放盐的量。
7、做汤时尽量少放盐,或完全不放盐,用蘑菇、木耳、海带等提色提鲜就足够了。
8、汤类食物和煮制的食物,在烹调时使用的盐溶入了汤中,最好只吃其中的食物,盘子底部剩下的汤中含有较多的盐,应避免食用。
9、香肠、烧鸡、熏肉、松花蛋、咸鸭蛋等熟食中的含盐量比一般菜肴高1~2倍,在吃这些食物的时候,用餐时就要少放些盐。
【补水的好方法】
1、高血压患者体内水分不足时,血液循环容易受阻,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会上升,所以要养成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的习惯,因为口渴的时候血液黏度已经升高了,如果血压并没有上升,容易形成血栓。另外睡前也应喝一杯水,这样夜里身体失掉水分也没关系。
2、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早晨是比较危险的时间段,因为血压一般较高,如果这时候水分补充不足的话,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高血压患者应养成在早晨起床后马上喝一杯水的习惯,这样就能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概率。
3、真正有效的饮水方法是每次喝200~250毫升,如果只随便喝一两口,对身体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但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
【正确的喝小酒】
1、当高血压病人出现头晕头胀、性情急躁、面红目赤之时,切勿过量饮酒。
2、一般来说,凡高血压患者,兼有气虚体弱之状,皆不宜食。另外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脂病人都当忌酒,特别是烈性白酒。
3、一定要在饮酒之前先吃一些食物,不然血压容易升高。
4、下酒菜要少吃油炸食品,尽量搭配蔬菜、鱼类、大豆和低脂肪的肉类。
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红葡萄酒能活血降压,多喝一些没关系。其实,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红葡萄酒虽然有扩张血管、活血通脉等辅助降血压的功效,但它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却基本和啤酒相同,高血压患者不应该用红葡萄酒代替其他酒类。
高血压的哪些事 微信号 sangaook 高血压的哪些事,医生开办的公众号,免费提供三高防护,养生知识。还免费答疑,还等什么,关注一下有惊喜!
☟ 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