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菠萝咕咾肉
酸甜可口的广东名菜
此菜老少皆宜,讲究的是口感外酥里嫩。烹制时有诀窍——快速炸肉两次。第一次使里面熟,第二次使外面脆(要领详见“做法”中的步骤四)。咕咾肉配上青椒、红椒、菠萝船,色彩鲜艳,摆盘新颖,足以让人耳目一新。女性尤其喜欢这道菜。
主料:
梅花肉200克,菠萝1个,青椒、红椒各适量
调料:
番茄酱40克,白醋30克,白糖40克,盐3克,鸡蛋1个,葱、姜、淀粉适量
◆ 梅花肉即猪的上肩肉,瘦中带肥,纹理与大理石花纹很像,肉质鲜嫩,是做咕咾肉及叉烧肉的首选
做法
一、葱、姜切碎、放到碗中用水浸泡约半小时(图①)。梅花肉切成0.5厘米厚的片,放少许盐抓匀(图②),将泡好的葱姜水一点点加到肉片中,边加边搅拌,直至肉片变软嫩(图③)。
◆ 泡葱和姜时水没过葱和姜即可,水太多的话葱姜味就淡了。
◆ 肉不要切得太薄,否则经裹糊炸制后吃不出肉味。
◆ 葱姜水要分次加入,每次加入后均需充分搅拌至水被肉完全吸收,这样腌制的肉炸出来才能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
二、菠萝纵向剖成两半,用小刀把果肉掏出来切成块,青椒、红椒洗净切块备用(图④⑤)。
◆ 掏果肉时尽量掏成大块,之后将其切成小块。
三、鸡蛋打散,淀粉放入碗中备用,另取一个盘子备用(图⑥)。先将肉蘸上蛋液,再裹上淀粉,最后放入盘中(图⑦)备用。
◆ 裹好淀粉的肉尽量避免摞在一起,因为肉里水分较多,摞在一起容易挤压出水,使表面的淀粉变湿,而且肉会粘在一起,不好分开。
◆ 裹好淀粉的肉最好立刻炸,以免出水。
四、大火将锅烧热,倒油,油量要多些。待油八成热时,将肉放入,炸至表面定型即可捞出(图⑧)。
再次将油烧至八成热,将肉放入复炸至表面酥脆(图⑨),然后捞出控油。炸肉的同时用另一口锅将菠萝块、青椒块和红椒块焯水备用。
◆ 第一次炸肉时不要一下子将肉全部倒入油中,而要快速将肉一片一片放入,否则油温会立刻降低,导致淀粉脱落,肉粘连在一起。家里的锅一般较小,一次无法将肉全部炸完,所以最好分两次或者三次炸,这样肉的口感会比较好。肉只要一定型就立刻捞出,因为炸制时间太长肉会变老。
◆ 复炸的目的主要是使肉表面酥脆,所以油温一定要高。可以一次性将肉放入,因为肉已经炸过一次,还比较热,全部下锅后不会使油温降低,这样可以保证肉表面酥脆。复炸时要一直保持大火。
五、将炸过肉的油倒入碗中。锅洗净,烧热后倒入少许干净的油,再倒入番茄酱小火炒半分钟,然后放入白醋、白糖和盐,大火翻炒均匀(图⑩)。放入炸好的肉片和焯好的菠萝块、青椒块和红椒块翻炒均匀,淋一点儿明油即可出锅(图⑪)。
◆ 番茄酱炒至冒小泡、出红油和散发香气就可以放其他调料了。
◆ 做这道菜最好准备两口锅,一口锅炸肉,另一口同时焯菠萝块、青椒块和红椒块。如果等肉炸好再焯水和炒番茄酱,炸好的肉就会变软。
◆ 主料放进锅里后应以最快的速度炒匀出锅,而且应尽早上桌,这样肉的口感才好。
诀窍与重点 ———— 番茄酱和番茄沙司
现在市面上主要有两种番茄酱料:一种叫番茄沙司,另一种叫番茄酱。番茄沙司能直接食用,快餐店里用于蘸食的多为番茄沙司。做菜时番茄沙司可以不经炒制,待主料下锅后直接放入,但是经过炒制后味道会更好。现在最常见的番茄酱是罐装的,一般不直接食用,因为它的味道有点儿涩。用番茄酱做菜时一定要先炒一下。经过炒制的番茄酱味道比番茄沙司好。
2、豉汁蒸凤爪
早、中、晚皆宜享用的美味
豉汁蒸凤爪在广东是一道人气颇高的小吃,鸡爪软烂,豉香浓郁,酱色诱人,入口即化,无论作为茶点还是宵夜,都颇受欢迎。吃早茶时点这样一道小吃,再配两样小点心,如叉烧包和虾饺或者马蹄糕和肠粉,一整天都会开心,知足常乐。
主料:
鸡爪1000克调料:广东豆瓣酱10克,蚝油10克,黄酒10克,生抽5克,白糖10克,大料4个,草果2个,桂皮1小块,麦芽糖50克,白醋50克,老抽、葱、姜、淀粉适量豉汁
用料:
阳江豆豉140克,干葱70克,鲜红椒20克,姜、蒜各10克,蚝油15克,白糖15克,黄酒5克,老抽10滴,陈皮少许
◆ 熬好的豉汁可以存放一段时间,所以可以多做一些,随吃随用。
做法
一、熬豉汁。阳江豆豉上锅蒸5分钟(图①)。姜、蒜、鲜红椒、陈皮和干葱切末,豆豉趁热剁碎(图②③)。锅烧热,倒油,油量要多些(豆豉比较吸油),放入豆豉小火煸炒10分钟(图④),然后放入姜末、蒜末、辣椒末、干葱末、蚝油、白糖、黄酒、陈皮末和老抽熬15分钟(图⑤),盛入碗中备用(图⑥)。
◆ 阳江豆豉比较硬,需要上锅蒸几分钟,变软后剁起来比较省力。
◆ 干葱是一种个头非常小的洋葱,味道比大洋葱清甜又不失洋葱味。如果没有干葱,可用洋葱代替。
◆ 熬豉汁时要不停地铲动,否则容易煳锅。
◆ 豉汁晾凉后用保鲜膜封好放入冰箱冷藏,可存放一两周,不过还是尽早使用为好。
二、鸡爪剁去爪尖洗净。水烧开后放入麦芽糖和白醋,待麦芽糖化开后放入鸡爪焯熟(图⑦),捞出备用(图⑧)。
◆ 焯水时放麦芽糖和白醋有助于鸡爪在炸制时快速上色。
◆ 焯鸡爪时水没过鸡爪即可,太多的话会使麦芽糖和白醋过分稀释,从而影响鸡爪上色。
三、锅烧热,倒油,油量要多些,八成热时放入鸡爪炸至上色(图⑨),出虎皮纹后捞出(图⑩),浸泡在冷水中。
◆ 可将焯好的鸡爪晾干,这样炸制时就不易溅油;但是尽量不要等鸡爪完全晾凉后再炸,否则效果不好。
◆ 炸鸡爪时待鸡爪下锅后最好立即盖上锅盖。
◆ 尽量用大锅炸,如果锅小、油多,放入鸡爪后油可能瞬间就会溢出。
◆ 锅不大时,鸡爪要分三至四次炸,因为鸡爪在高温下才会很快上色,才能出现皱皱的虎皮纹。如果一次放很多,油温很快会降低,此时再将火开大也无济于事了。
四、鸡爪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捞出,沥干,将40克豉汁和除淀粉外的其他调料都放进去搅匀(图⑪),然后放入淀粉抓匀,上锅蒸1~1.5小时即可。
◆ 炸过的鸡爪用冷水浸泡可以使表皮吸水回软,更加松软,口感更好。
诀窍与重点 ———— 广式豉汁
广东豆豉和四川豆豉味道不一样,要是想吃地道的豉汁蒸凤爪,最好用广东豆豉。粤菜中使用的阳江豆豉市面上可能较少见。这种豆豉比较干松,必须蒸一下才容易剁细。剁细后配以干葱、红辣椒、姜、蒜等一起炒制,再放入少许蚝油、绍酒等用于提鲜,小火慢炒,直至将豆豉的涩味完全去除,色香味诱人的豉汁就做好了。豉汁是粤菜中不可或缺的调料,有了它就可以做一系列和豉汁有关的菜,如豉汁蒸盘龙鳝、豉汁蒸凤瓜、豉汁酿节瓜、豉汁蒸鱼等名菜。
3、麻辣香锅
香料交织的“交响乐”
秋天的雨滴从房檐上滑落,滴在行人头上。秋风袭来,落叶满地,凉意十足。大街上腹中咕咕乱叫的行人不禁裹紧衣领,加快步伐,径直奔向那家麻辣香锅小店……这个崇尚麻辣的年代催生出无数的麻辣美食,其中很多源于四川。四川的饮食文化造就了无数传奇美食,麻辣香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香料的味道混合着麻辣味令人心动,原料的多样化也给了食客无法拒绝的理由。
主料:
鲜虾500克,鸡翅500克,莲藕、荷兰豆适量
香料:
排草3克,川芎3克,草果3克,大料3克,桂皮3克,陈皮3克,香叶3克,肉蔻3克,白芷3克,白蔻3克,山柰3克,良姜3克,砂仁3克,草蔻3克,荜拨3克,花椒8克,麻椒8克
调料:
紫草1克,干辣椒20克,灯笼椒15克,郫县豆瓣40克,豆豉5克,海米5克,芽菜15克,冰糖15克,黄酒10克,醪糟汁10克,葱、姜、蒜、盐适量
特别用油:
猪油100克,牛油200克,鸡油100克
◆ 干辣椒和花椒最好用新鲜一些的。
◆ 香料最好找全,如果实在找不全,缺几味也无妨。
◆ 猪油最好选用板油。这种油质地紧实,色白味香。不要用颜色发暗的油,那样的油从味道和卫生两方面来说都不是好的选择。
做法
一、将所有香料放在一起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沥干。干辣椒用温水浸泡1小时后沥干(图①)。鸡翅用黄酒、盐和少许酱油腌上。
◆ 香料非常干,如果直接炒不但味道出不来,而且容易煳,所以要先用水泡半小时。这样炒的时候既不会煳,味道也会很足。
◆ 和香料一样,干辣椒如果不泡软,煸炒时也容易煳。泡软的干辣椒剁细或捣细后在川渝等地也叫“糍粑辣椒”。
二、泡软的干辣椒去蒂、去籽剁碎,郫县豆瓣、豆豉剁细。葱切段,姜切片(图②)。
◆ 剁细的豆瓣和豆豉等分开放,因为它们入锅的时间不一样。三、炼油。鸡油、猪油、牛油洗净晾干,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锅烧热,倒入食用油,放入三种油丁,再放一些葱叶去除异味,中火炼出水汽后改小火炼至油丁缩小并呈金黄色即可关火(图③)。待油稍冷却后用细漏勺将残渣滤出。
◆ 开始炼油时用中火,油温升高后转小火,油温保持在五成热即可。
◆ 油丁呈金黄色时即可关火,因为油温降低得很慢,关火后油丁还会继续出油。
◆ 油丁呈焦黄色后不宜再炼,否则油会有煳味。
四、炒红油。油温降至三成热时放入剁细的郫县豆瓣和干辣椒,小火煸炒5分钟(图④),然后将所有香料和紫草一同放入锅中煸炒15分钟(图⑤),再放入部分葱段、姜片煸炒5分钟(图⑥),最后放入豆豉、海米、冰糖、黄酒和醪糟汁(图⑦)煸炒10分钟即可。然后将料全部捞出。
◆ 煸炒郫县豆瓣时油保持三成热即可。炒料时自始至终宜用小火。
◆ 炒料时最好不停地搅动,否则容易煳锅。
◆ 料要按顺序放入。
五、另切一点儿葱段、姜片,并将蒜拍碎备用。另取一锅给蔬菜焯水(图⑧)。虾炸至表面酥脆备用(图⑨)。鸡翅滑熟捞出备用。用炒好的红油将灯笼椒煸炒出香气(图⑩),然后放入葱、姜、蒜、焯过水的蔬菜、虾和鸡翅大火翻炒,加一些盐调味即可出锅(图⑪)。
◆ 最后再次放葱、姜、蒜可以增香。
◆ 虾要用热油炸脆,鸡翅滑熟、蔬菜略微焯一下就行,因为后面还要炒。
◆ 如果觉得只用红油炒不过瘾,可以放一些捞出的底料,味道会更好。底料比较咸,故最后炒制时不必再放盐。
诀窍与重点 ———— 醪糟
醪糟在南方很常见,尤其是在四川和湖南,但是用于做菜还是四川多一些。醪糟其实就是糯米酒酿,里面的糯米和米酒都可以用来做菜,也可以直接食用。它在烹制川菜和制作红油炒料如香辣底料和火锅底料时用得比较多,能起到去腥、解腻、提香的作用,还能使菜肴的整体味道更柔和。醪糟还是制作甜品的好原料,可以制作如醪糟汤圆、醪糟蛋等著名小吃。
4、熘肝尖
脆爽又滑嫩
熘肝尖是比较古老的一道菜,从小陪伴我们长大,其脆嫩的口感、爆锅的气息、咸鲜的味道让人难以停箸。猪肝兼具补血与养颜的功效,木耳是很好的排毒食物,常吃可养血驻颜。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往往能做出最原始的味道。
主料:
猪肝250克,黄瓜100克,木耳适量
调料:
黄酒10克,酱油15克,米醋2克,白糖5克,干辣椒2个,盐、胡椒粉、香油、葱、姜、蒜、淀粉适量
做法
一、猪肝放入水中浸泡一会儿以去除血水和异味,泡好后捞出来沥水,切成0.3厘米厚的片备用(图①)。
◆ 猪肝不要切得太薄,否则容易炒老。
二、木耳泡发,葱切马耳朵段,姜、蒜切末,黄瓜切片后加少许盐稍腌(图②)。
◆ 泡木耳最好用冷水;如时间不允许,可以用热水,最后一定要洗掉泥沙。黄瓜用盐腌一下再炒会很脆爽,腌出的水沥去。
三、调碗芡。将酱油、米醋、白糖、盐、黄酒、胡椒粉和淀粉混合后调匀,滴入几滴香油(图③)。
◆ 调碗芡时可以适当加一点儿水,5克左右即可,尽量将糖和盐搅拌溶化。
四、肝片中放入少许黄酒和淀粉抓至有黏性。锅烧热,倒油,油量要多些,四成热时放入肝片,中火滑熟盛盘(图④)。
◆ 给肝片上浆一定要与烧热油同时进行。如果过早上浆,肝片就容易出水。
◆ 给肝片上浆时不用放盐,否则盐会使肝片中的水分析出,这样淀粉就起不到锁水的作用了,肝在滑油时就容易变老。
◆ 一定要用温油滑肝片(最高用四成热的油),因为后面还要炒。
◆ 肝片刚放入锅中时先不要翻动,等3秒左右,待肝片表面的浆受热凝固后再慢慢将其拨散。五、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干辣椒(图⑤),待其呈棕红色后放入黄瓜片、木耳、葱段、姜末、蒜末大火炒10秒钟,然后放入滑熟的肝片,翻炒5秒钟后倒入碗芡,翻炒均匀即可出锅(图⑥)。
◆ 木耳放入锅中后要快速翻炒,不然容易迸溅。
◆ 炒制的时间不是固定的,因为各家炉灶火力大小不一,应视情况而定。
◆ 碗芡倒入锅中后一定要翻炒均匀,否则淀粉会凝固。
冷冷说菜 ———— 炒肝的味道
要说北京特色的早点中比较有名气的当属炒肝了。炒肝的主要原料是猪大肠和猪肝,汤汁非常黏稠,里面有很多蒜末——既去异味又提香。比较正宗的吃法是来一碗热气腾腾、蒜香扑鼻的炒肝,再来一屉包子,用包子蘸些炒肝的汤汁,再蘸一点儿醋和辣椒油,一口咬下去,里面是肉馅的汤汁,外面是炒肝的汤汁,那口感,绝了!再舀一勺猪大肠和猪肝吃下去,这一天就可以过得美滋滋的了。
5、糖醋带鱼
新手零失败佳肴
带鱼的做法无非红烧、炖、干炸、糖醋等。带鱼肉质鲜嫩,营养价值较高,无论用上面列举的哪种方法做都很好吃,所以很受欢迎。糖醋带鱼味道质朴、本真,酸酸甜甜中带着海鱼特有的鲜味,是初学厨艺的人也能驾驭好的一道菜。
主料:
鲜带鱼400克
调料:
酱油15克,米醋30克,白糖35克,黄酒10克,大料1个,盐、胡椒粉、葱、姜适量
做法
一、带鱼处理干净,去头剁段(图①),撒一些淀粉抓匀(图②),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图③)。
◆ 让带鱼沾些淀粉炸的时候不容易粘锅
二、锅烧热,倒油,油量要比平常炒菜的稍多些,八成热时放入带鱼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图④)。
◆ 煎鱼前一定要对锅进行防粘处理(方法见巧防粘锅)。
◆ 带鱼入锅后先不要动,煎10秒钟再动,否则鱼皮容易掉。
◆ 不要将鱼一次性全部放入锅中,应该分次放入。
三、将煎鱼的油倒掉,倒少许干净的油,放入葱段、姜片和大料中火煸出香气(图⑤)。转大火,倒入酱油和黄酒爆香,加适量水烧开(图⑥),放入白糖、米醋、盐和少许胡椒粉,再放入煎好的带鱼,盖上锅盖中火炖15分钟,其间翻一次面,最后收汁出锅(图⑦)。
◆ 煎鱼的油经过了高温加热,性质已发生变化,不利于人体健康,而且有很大的腥味,不建议再次使用。
◆ 酱油一定要先在热锅里爆香,爆的瞬间会比较危险,要小心。
◆ 炖带鱼时水面和带鱼持平即可。
诀窍与重点 ———— 我的挑带鱼“心经”
我挑带鱼时喜欢找稍微瘦小一些的,那些特别宽的我一般不选,因为那样的鱼肉里经常莫名地有硬疙瘩。表面银白闪亮、用手按上去很结实的比较新鲜,一按一个坑的肯定不新鲜;眸子比较透亮的肯定是好鱼,眸子混浊代表不太新鲜,要是还有一层白膜那么必定不是好鱼;腹部的肉比较结实说明是好鱼,如果太软或是破了,那么内脏肯定烂了,肯定不新鲜。最后还要看“气质”,昂着头,龇着牙,用一幅不屑的眼神看着你的一定是最新鲜的。
6、家炖小黄鱼
口口鲜香回味深
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小黄鱼了,物质丰富给饮食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吃什么。走进菜市场,走过每一个摊位,看着不同的蔬菜和肉类,我的大脑经常一片空白,我来这里做什么呢?买菜?为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呢?目的到底何在?于是,东门进,西门出,两手空空地回家。
小黄鱼在海鱼中算是味道比较鲜美的,而且只有一根主刺,肉是蒜瓣状的,小孩子稍微注意一下也可以吃。用最简单的方法炖出来的鱼味道往往最鲜香,也最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那么今天就吃它了。
主料:
小黄鱼500克
调料:
酱油20克,醋15克,黄酒10克,白糖15克,大料2个,盐、葱、姜、蒜适量
◆ 尽量买冰鲜的小黄鱼,冷冻的化了以后会出很多水,而且肉很松散。
做法
一、小黄鱼处理干净,晾干,撒一点儿淀粉抓匀(图①)。
◆ 煎之前将小黄鱼晾干或者用厨房用纸将其表面的水分擦干,以免溅油。在鱼身上撒一些淀粉可以有效预防粘锅。
二、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图②)。
三、锅烧热,倒油,八成热时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图③)。
◆ 煎鱼前一定要对锅进行防粘处理(方法见巧防粘锅)。
◆ 鱼入锅后先不要动,定型后再动,否则容易碎。
◆ 如果怕溅油可以盖上锅盖;不要将鱼一次性全部放入锅中,应该分次煎。
◆ 鱼不可久煎,否则会变老。
四、将煎鱼的油倒掉,倒少许干净的油,放入葱段、姜片、蒜瓣和大料中火煸炒出香气(图④),倒入酱油爆香,加适量热水,放入黄酒、醋、白糖和盐(图⑤),大火烧开后放入鱼,盖上锅盖中小火炖15分钟,最后大火收汁(图⑥)。
◆ 加水前爆一下酱油可以增加香气。
◆ 炖鱼的过程中要给鱼翻一次面。
◆ 收汁时要不停地晃动锅,因为鱼皮容易粘锅。
诀窍与重点 ———— 小黄鱼的多种吃法
小黄鱼肉质雪白滑嫩,香气远胜过很多鱼类,深受大家喜爱。除了炖,干炸也是不错的做法,即用花椒、大料、葱和姜略腌,蘸一些淀粉后用热油炸至外酥里嫩,然后蘸着花椒盐食用,味道非常鲜美。小黄鱼还可以用老北京焖酥鱼的方法制作,只不过最好将鱼头去掉,焖之前先煎一下以去腥,吃起来味道更胜一般的河鱼。此外,用四川干烧的方法烹制小黄鱼也不错。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让思路变得开阔,许多美味就会产生。
7、肉片烧茄子
另一种烧茄子
这种烧茄子的方法是几年前我从一个当厨师的朋友那里学来的。这道菜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烧茄子,而是炒茄子。可能有人会质疑这道菜的味道:能好吃吗?能进味儿吗?其实刚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吃过后就改变了想法,比烧茄子还好吃。不信的话赶紧试试吧!
主料:
茄子600克,猪肉100克,尖椒1根,西红柿适量
调料:
白糖5克,酱油20克,黄酒10克,胡椒粉少许,盐、香油、葱、淀粉适量◆ 最好选用圆茄子,配料可依个人喜好进行增减。
做法
一、茄子去皮,切成2厘米厚的片,在两面均切十字花刀(图①②),然后切成小块备用(图③)。
◆ 花刀不用切得太深,半厘米左右即可,不然容易断。小块一定要切得稍微厚一些,否则炸完后看起来会特别小。
二、猪肉切片,蒜拍一下,葱切马耳朵段(图④),尖椒切三角块,西红柿切小块备用(图⑤)。
◆ 蒜不要切碎,拍一下即可,这样炒出来味道更好。
三、调碗芡。将盐、白糖、酱油、黄酒、胡椒粉、少许香油、淀粉和水混合后调匀备用(图⑥)。
◆ 尽量将白糖和盐搅拌溶化。
四、锅烧热,倒油,油量要多些,八成热时将茄子放进去炸至表面金黄(图⑦⑧),捞出控油。
◆ 炸之前在茄子上撒些淀粉拌一下,这样茄子会少吸些油。淀粉不要撒得太多,否则炒出来口感发黏。
◆ 将茄子盛出来后可以稍微压一压,将一部分油压出。
五、将锅中的油倒出一部分,然后将肉片和拍过的蒜放入锅中过油后捞出和茄子放在一起(图⑨)。
◆ 大蒜过油能更充分地释放蒜香。
六、锅中留一点儿底油,放入葱段、尖椒和西红柿,大火煸炒15秒(图⑩),然后放入茄子、肉片和蒜快速翻炒均匀,倒入调好的碗芡再次炒匀即可(图⑪)。
◆ 全程一直用大火,碗芡要先搅匀再倒入锅中,否则淀粉易沉淀。
◆ 肉片也可以不过油,直接放到锅中炒,看个人喜好。
◆ 茄子入锅前应将盘中的油控一下。
冷冷说菜 ———— 烧茄子——家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做茄子很少过油,因为那时候油很金贵。一般是将茄子和肉片放入锅中直接炒,然后加水煮,最后出锅的时候放一点儿香菜和蒜末,就这样做的我照样能吃好几碗米饭。如今回想起来那种味道还是很诱人的,可是我却做不出来了。现在的食材经常做得浓油重味,记忆中的味道却很难再找回来。
8、东坡肘子
粑而不烂的养颜佳品
幼时我极喜欢吃父亲做的东坡肘子,夹一筷子带着肥肉的肉皮放在米饭上,皮黄脂白,软软的,还混着些许浓汁,软糯甜香在口腔里无尽蔓延,让我爱不释口。每一粒晶莹的米粒一旦沾上汤汁,便得以“超生”,一碗接一碗地盛入饭中……
主料:
猪前肘1个(约1000克,去骨后约750克)
调料:
冰糖80克,盐3克,葱50克,姜25克,酱油10克,黄酒50克,花椒10粒
◆ 尽量用猪前肘,猪后肘骨头多、肥肉少,口感不好。做法
做法
一、肘子刮洗干净,用刀沿着骨头划一道小口,放入肘子,加入适量葱段、姜片(用量单计),盖上锅盖小火煮20分钟后捞出备用(图①)。
二、取一半冰糖炒糖色(图②),炒好后加少许热水调成糖色水(图③),倒入碗中备用(图④)。葱切段,姜拍破备用(图⑤)。
◆ 炒糖色时一定要用小火,否则非常容易煳,用冰糖炒的糖色颜色更亮。
◆ 往糖色里倒热水时要离远些,做好防溅准备,糖色的温度极高。
三、煮好的肘子稍晾一下后去骨,晾干表面的水汽(图⑥)。锅中倒少许油,烧至七成热,将肘子皮向下放入(图⑦)烙至呈金黄色(图⑧)。
◆ 煮好的肘子去骨后若发现内部有些生也无妨,一多半熟就可以了。
◆ 烙肉皮时油不用放得太多,将肉皮烙至呈金黄色即可,一定要把肘子表面的水分晾干或者擦干。烙的时候开中火,最好戴上手套以防被烫伤。
◆ 把肉皮烙一下一是为了使颜色好看,二是为了使肉皮变得蓬松,这样炖完后口感更好。
四、在砂锅内放一张竹篦子(图⑨)。在上面放上葱段和姜,再放入花椒和剩下的冰糖(图⑩)。皮朝下将肘子放入砂锅(图⑪),加热水至肘子的四分之三处,放入酱油、黄酒和盐(图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炖3~4小时,最后开大火收汁(图⑬)。
◆ 肘子和砂锅壁之间的缝隙越小越好,这样就不用加太多水,可以避免肉的香味被水吸走,汁也容易收黏稠。水没过肘子的四分之三即可。
◆ 用砂锅炖肘子时一定要用最小的火,因为砂锅非常储热,用最小的火汤汁也会沸腾。如果开大火很容易在肘子炖好前把汤汁炖干。
◆ 炖2小时后需要给肘子翻面;快炖好时需要再次翻面使肉皮朝下,中大火将汤汁收黏稠,甜香味即可出来。
◆ 肉下面一定要垫东西,不然肉皮很容易粘在砂锅上。如果没有竹篦子,用筷子或者鸡骨头之类的东西也可以。
五、食用时先将肘子盛入盘中,再将汤汁里的葱、姜、花椒挑出,开火将汤汁再熬一下,如果觉得不够黏稠可以勾少许薄芡浇在肘子上。
诀窍与重点 ———— 闲话东坡肘子
我做的这道东坡肘子用的是四川做法,是从家中一本三十多年前的川菜菜谱上学的。东坡肘子比较难做,尤其是在如今猪肉味儿不够香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做出后必须有甜香的味道和软糯的口感才算成功。甜香味考验的是调味,软糯感考验的是火候,二者缺一不可。调味时最重要的是糖和肉的比例,糖放得少则甜味不够,糖放得多则吃起来像掉进了蔗糖堆,个中细节还需大家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9、罗生香辣虾
无辣不欢一族的福音
我和老婆都嗜吃香辣。虽然我吃完经常上火,老婆吃完经常过敏,可是我们依然痛并快乐着。老婆更甚,一盘香辣虾还没等我动筷就已经被她“消灭”殆尽。香辣虾,实属麻辣香锅的一种。这次我用另一种略微不同的方法来诠释麻辣香锅。
主料:
鲜虾750克香料:排草3克,川芎3克,草果3克,大料3克,桂皮3克,陈皮3克,香叶3克,肉蔻3克,白芷3克,白蔻3克,山柰3克,良姜3克,砂仁3克,草蔻3克,荜拨3克,花椒8克,麻椒8克
调料:
紫草1克,干辣椒20克,灯笼椒15克,郫县豆瓣40克,豆豉5克,海米5克,碎米芽菜15克,冰糖15克,黄酒10克,醪糟10克,葱、姜、蒜适量
特别用油:
猪油100克,牛油200克,鸡油100克
◆ 虾一定要用新鲜的,最好买活虾,因为这道菜需要生炒,所以越新鲜越好。如果虾不太新鲜,炒的时候会出很多水,虾肉发柴而且味道不鲜。
◆ 药房香料最全。如果凑不齐,少几味也无妨。
做法
一、香料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沥水(图①);干辣椒用温水浸泡1小时后沥水;虾去虾须、虾枪和虾线后过两遍水然后沥水(图②)。
二、泡软的干辣椒去蒂、去籽剁碎,郫县豆瓣剁细,葱切段,姜切片备用。
三、炼油(图③)(方法见“麻辣香锅”步骤三)。
四、等炼好的油温度降低后,先放入香料小火煸炒15分钟(图④),炒出香气后放入郫县豆瓣、干辣椒、灯笼椒和紫草,煸炒10分钟(图⑤),放入豆豉、海米、冰糖、碎米芽菜、黄酒、醪糟、葱段、姜片和蒜煸炒15分钟(图⑥)。
五、将虾放入炒料中,中火煸至红油表皮起小泡,然后小火慢煸使其入味,10分钟后即可出锅(图⑦)。
◆ 不用放盐,因为豆瓣和豆豉本身有咸味。
◆ 如果不太喜欢香料味,可以先煸炒豆瓣,再放入香料煸炒。
诀窍与重点 ———— 川菜之油和香料的运用
传统川菜在油和香料的运用方面非常讲究,在此略提一二。
菜籽油是川菜中使用得最多的油。菜籽油是四川当地的特产,香气大,而且比一般食用油黏稠,可以很好地包裹食材,用菜籽油做的菜味道更浓厚,用四川话讲就是更“巴味”——挂味。但是菜籽油大多有股生油味,不适合直接用于凉拌,需要经过加热方可用于凉拌。
川菜中使用得最多的荤油是猪油。猪油和菜籽油各用一半炒出的菜非常香,烹制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之类的菜肴时皆可如此,而且动物性油脂非常黏稠挂味。牛油和鸡油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火锅底料和香辣红油料上,香气十足且红亮黏稠。这些油的使用在川菜中非常重要。
香料在川菜中主要用来做卤水、火锅底料和香辣红油料。如果不加香料,卤水只能被称为酱油汤,而火锅料也只是徒有其表的红油,既没有香气也没有味道。所以说香料的使用在川菜中也是举足轻重的。
10、木须肉
肉、蛋、菜、菌全上阵
大家想想有哪几道菜是我们从小到大经常吃的,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木须肉。这道菜几乎家家都做,上桌率较高,营养丰富,黄瓜脆,鸡蛋嫩,肉片香,木耳黄花把味提,口感脆嫩,味道咸鲜,带着浓浓的家的味道。今天就来教大家做这道简单又好吃且带着儿时回忆的菜吧。
主料:
猪里脊150克,黄瓜1条,鸡蛋2个,木耳、黄花适量
调料:
酱油10克,黄酒6克,醋、胡椒粉、香油、葱、姜、蒜适量
◆ 最好用纯瘦肉,可选用里脊或梅花肉。
做法
一、猪里脊切薄片,加少许黄酒和盐略腌,放入水淀粉抓匀,鸡蛋打入碗中备用(图①)。
二、黄瓜切片,用少许盐略腌,葱、姜切末,蒜切片,黄花、木耳泡发后洗净备用(图②③)。
三、泡好的黄花、木耳焯水(图④),捞出备用。
◆ 因为这道菜里的黄花、木耳用量稍大,最好焯一下再炒。如果用量很少可以直接炒。
四、锅烧热,倒油,油量要多些,八成热时倒入打散的鸡蛋,快速炒熟(图⑤),盛出备用。
◆ 炒鸡蛋时油要多,油温要高,这样炒出来的鸡蛋柔软蓬松、口感甚好。
五、锅中倒油,放入肉片、葱末、姜末、蒜片煸至肉片变色,倒入黄酒(图⑥),放入黄瓜片、黄花、木耳炒10秒钟,放入酱油、醋、胡椒粉翻炒均匀,最后放入炒好的鸡蛋,淋少许香油,翻炒10秒钟即可出锅(图⑦)。
◆ 炒过鸡蛋的锅不用刷,直接放油炒肉肯定不会粘锅。
◆ 无须再放盐,因为黄瓜用盐腌过,而且还要放酱油。
◆ 一定要在放完调料炒匀后再放鸡蛋,因为鸡蛋非常容易吸收调料的味道,如果先放鸡蛋再放调料,那么大部分调料都会被鸡蛋吸收,结果鸡蛋会非常咸而其他原料却没味。
诀窍与重点 ———— 营养丰富的木须肉
木须肉营养价值高,适宜经常食用。木耳养血驻颜,黄花和黄瓜清热利尿,鸡蛋与瘦肉蛋白质含量颇高,再配以好的烹饪方法,一定会让你食欲大开。做本道菜食材也并非固定不变的,你可以用白菜、莴笋、虾仁、牛肉等做成各种变化款的“木须肉”。尽情挖掘你的美食创作潜力吧。
看完这几道菜,有没有家的味道。喜欢的朋友点赞收藏了!别忘了点一下关注哦!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