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审美价值。而突出故事主旨的最好办法便是将故事的主旨蕴涵在描写之中。这就要求学生写作时需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故事,并把故事的主旨揭示出来,即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让它表达出鲜明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叙述和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绝不是好的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即在行文中除用好陈述性语句,交代人、事、物的有关情况外,更要用好描写性语句,运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和恰当的描写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同时恰当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聚焦式地对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征进行描摹抒写,也可以形成超凡出众的点睛之笔,使文章意蕴深刻。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篇围绕主旨进行生动描写的作文。
佳作赏析:
小鬼当家
双休日,我一直睡到9点才醒,发现父母加班去了,脏衣服堆积如山。我大发脾气:“妈妈,你快回来啊!我今天还没洗脸吃饭穿衣服呢!”我伸手就要打电话,可又一想:长这么大了,我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小公主般的生活,今天何不来个小鬼当家,自己露一手,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让她乐一乐。
我从卫生间找到厨房,终于在冰箱里找到了“洗衣粉”。(“洗衣粉”从冰箱里找出,不符合生活常识,为下文的“闹剧”做铺垫。)我把包装袋剪了个口,就往水里倒,没想到“洗衣粉”竟漂浮在水面上,我伸手一摸,黏糊糊的。“假冒伪劣产品,是哪个厂家生产的?”我仔细一看袋子,不禁大惊失色,“面粉厂生产的?哎呀,怪不得变成了糨糊!”(将面粉当成洗衣粉,将衣服变成黏糊糊的,“闹剧”正式上演。)我赶紧把衣服放在水龙头下哗哗冲洗。这时,最爱看的动画片开始了,我便坐到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视。(水龙头还开着,“我”的注意力却被动画片吸引,将衣服放置不管,符合儿童的身份特征。)等看完了动画片,我跳下沙发,“扑通”一声,原来早已“洪水泛滥”了。我用拖把“抗洪救灾”,却手忙脚乱,滑倒在地。我唉声叹气:“衣服没洗成,反而又脏了一件。”我脱下身上的“一休哥”,丢进洗衣机里开始洗。忽然,我想起衣服里还有包干脆面,我打开洗衣机,捞出来一看,干脆面早已泡成了“大面包”。我又拎起爸爸的“梦特娇”,口袋里的香烟变成了“水烟”;捞起妈妈的“白雪公主”,已经变成了“大花猫”,发票也变成了“水票”,真是哭笑不得……(洗衣服又因粗心忘记拿出兜里的东西,而使衣服“面目全非”。语言描写生动有趣,使读者读得津津有味。)
我好不容易把衣服洗净,挑出阳台,可是衣服还是滴着水。
忽然楼下传来一阵惊叫声,我探头一看:糟了,我制造“人工降雨”了。衣服上的水把王阿姨家的被子淋成了“尿不湿”,拖把滴着脏水,把王阿姨的白裙子变成了“大麻子”。我手一抖,拖把成了“重磅炸弹”,砸中了王阿姨的额头。她在楼下抱头跺脚,吓得我躲进小房间里……(意想不到的情节继续上演,阳台上滴水的衣服使楼下晾东西的王阿姨家遭殃,最后连王阿姨都没能逃被拖把砸。令人读来不禁捧腹大笑。)
妈妈回家了,我如实交代,又急忙捧出哈密瓜道歉。(“道歉”方式符合小孩的身份特征。)她没责怪我,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唉,现在我总算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啦!
闪光点借鉴:
本文逼真地再现了小鬼当家的全过程。双休日里,小鬼一个人在家,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竟洗起了衣服,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于是,以洗衣服为开端,向读者叙述了一件件有趣的事情:冰箱里找到“洗衣粉”,倒在水里黏糊糊的,原来是面粉。冲洗衣服时又看起了动画片,造成洪水泛滥……描写中表现了儿童的童稚与可爱,“小鬼”的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