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时候,尤其是野钓,如果偶尔能碰到一条大鱼,那肯定让咱们非常高兴,一旦中了大鱼,马上咱们就会担心切线跑鱼,虽然切线跑鱼不可能完全的避免,但还是有一些人为可以控制的因素。
在我看来想要避免切线跑鱼这个事要分成两个阶段看,一是中鱼之前,二是中鱼之后。中鱼之前首先是一些装备上的准备,比如说大家也都知道的杆子软一点、大线要比杆子稍微长一点,用带倒刺的钩子,包括准备好失手绳,但是有的钓友可能说我今天并没有奔着大鱼去,我就是正常的一个装备,甚至可能就是钓鲫鱼的装备,那如果碰到大鱼该怎么处理呢?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要养成刺鱼动作轻的习惯,因为刺鱼动作轻,鱼的第一波挣扎力量往往也就不会太大,而野钓中咱们又不可能知道下一杆是什么鱼,所以每一杆的刺鱼动作都不要太大。
有的钓友可能会担心如果刺鱼动作太轻,是不是这个钩子就打不穿鱼嘴呢?我自己觉得这个担心没有必要,再大的鱼它也是肉长得,咱们的钩子是铁的,只要钩子质量没有问题,一个正常的刺鱼力度就完全可以把钩子刺穿鱼嘴。所以我自己的体会是,刺鱼动作轻是避免跑鱼的一个前提。
那么中鱼之后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点就是要尽快的把杆子立起来,那如果想尽快的把杆子立起来,刺鱼之后就需要有一个手往前送的这么一个动作,手一往前送,杆子就更容易立起来;第二点就是鱼在往外冲的时候,通过摆杆来控鱼,但我自己觉得摆杆的频率不需要太快,另外就是我更喜欢把杆子反插入水来控鱼,因为鱼竿在空气中咱们一只手可能很轻松的晃它,但如果咱们一二节如水之后,因为水的阻力,咱们就很难再轻松地晃动这个杆子了。
那溜鱼的时候杆子如果有一部分入水,也会给鱼带来更大的阻力,并且鱼冲击的力量也不完全是由鱼线来承担了,我自己觉得这样对避免切线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如果咱们是用短杆、细线,小钩中了个体比较大的鱼,我觉得溜鱼动作要一气呵成,因为这样的线组刺鱼之后,它往往不怎么挣扎也不怎么往外冲,那咱们就一定要敢于往回领它。我自己曾经用三米九的插节竿,0.6的子线上过一条五斤多的鲤鱼,那这条鱼刺中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反应,我领它,它就往回跟着走,这个时候咱们就一定不要停,别给它反冲的机会,就是它还没有发力挣扎之前,就得让它进了抄子。
那如果是用长杆、粗线、大钩子刺中鱼之后,基本上于都会有一个往外冲的过程,如果第一波冲击咱们抗住了,杆子也立起来了,那就赶紧从钓箱钓台上下来,找一个上下前后左右都比较空旷的位置,特别是要从水边多往后撤几步,有了这么一个空间,那这条鱼基本上就拿下了。
我是大郭,一个野钓爱好者。欢迎您关注我,每一位的关注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