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在CCTV年度人物评选现场。雷军提出:若小米五年内营业额超越格力,董明珠输他1块钱。董明珠当即表示:“我跟你赌10个亿”。这一约定让世人备受关注,而且一关注就是五年。无论是格力还是小米,都因为这段趣事或赌局名声大振。一场赌局就是一场营销,短短几句话,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不花钱的广告。
雷军、董明珠赌局
世界杯前夕,华帝燃气在报纸上放出赌博式豪言:若法国国家足球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夺冠,则世界杯期间,凡购买华帝“夺冠套餐”的消费者,华帝将按所购“夺冠套餐”产品的发票金额退款。此言一出,不仅华帝燃气具销量大增,而且华帝品牌就像狂风遇烈火,品牌形象火爆异常。而且华帝原本只是一场简单的“赌”式营销活动,结果法国队真的争气夺了冠。这让世人都来看华帝这起事件的热闹,看看华帝能否兑现承诺,形成了全民围观的效应。华帝如何兑现?什么时间兑现?兑现多少?都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虽然华帝亏是亏了点,但却花得绝对值。这就像花了一千万,却在中央电视台拿下了价值一两亿的广告“标王”,那是绝对划算的。这是一起绝对经典的“赌”式营销,达到了绝对超值的效果。
家乡每逢节假日,都会有一些集市。在集市上商贩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不过,随着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的大力发展,现在很多人都不愿在地摊上买东西了。但是,我每次到那个集市,都会发现有几个摊位都很火爆。一个是类似魔术的“三仙归洞”,猜中碗中几个小球的有奖。一个是用套环套物品,甚至套老母鸡。看起来超中物品离得很近,东西也很多,很容易被套中,很多人抱着赌一把的心态,买几个圈子套套,能中最好,高兴一把,不能中也损失不了几个钱。对于商贩来说,那些东西平时也卖不掉,而通过这种类似赌博的方式,激发起很多人碰碰运气的想法。不能套中,他就赚了。就算是被套中了,那些东西其实也不值几个钱。那些没套中的人,所花的钱早就可以买几十个这样的小商品了。这种赌博式的玩法,其实也是一种“赌”式营销,借赌销售。
每个人心中都有赌一赌、拼一拼运气的潜意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买彩票,为什么喜欢到澳门赌博,为什么麻将那么发达的原因。所以,“赌一把”的心理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商家能把握住这种驱动力就能带来强大的营销力量。
比如,春晚要开始了。一位烤鱼店借此进行了“赌”式营销。店家规定,猜主持人到底哪几个?全猜中者用餐费全免。顾客往往会本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活动,进店消费。这种类型的玩法还有很多。比如,猜TFBOYS哪个先结婚,猜中国乒乓球队能不能夺冠,猜中国队能在世界杯预选赛上进几个球。
比如,商家门口放上一个镖靶。分别在进店前和结账时,各投一镖。投中十环的,全免费,投中五环的八折。顾客可能并没有打算进店,但是看来好玩,于是玩一玩投镖。谁知,一下子中了八环。根据商家规定,可以打五折。而且,结账时还可以再投一次,说不定就能投中个十环,那全免单,实在是太开心了。根据“峰终定律”,顾客离开店的时候,也就是消费终结的时候,留下了良好的消费体验,顾客下次消费就不远了。这种营销模式,既简单,又有乐趣,大大减弱了顾客的防范心理。
比如,现在年轻顾客逐渐成了消费主力军。那怎么吸引年轻人呢?商家可以利用“赌”式营销,规定:顾客消费结束后,自选一局“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吃鸡游戏。成功吃鸡的免单,前两名的六折。年轻顾客往往都是玩手机的好手,都自信能玩个好成绩。谁知,一紧张,就失了手,只好自己买了全单。顾客心里还会暗下决心“回去后,好好练,下次还来这里吃,非得吃个免单的。”看看,顾客已经下决心要来这里再吃一次了。游戏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的,这种游戏一玩就是二十多分钟,商家把游戏过程投射到大屏上,旁边围观人数众多,看到精彩处纷纷叫好。店家门前,顾客盈门,热闹非凡,还有些年轻人看得热血沸腾,手痒难熬,想要表现一把。看着看着就到了饭点,就进店吃一顿吧。看看,看客很多人成了顾客。那么,商家是怎么做的呢?商家平时请几个吃鸡好手,把店里的号打得分数很高,顾客打的都是金牌局,甚至是王牌局。顾客水平再厉害,又怎么能总是吃鸡呢?愿赌服输,最后只好掏全款结账了。
让顾客花比较小的代价却拼一下运气,赌一把,这往往会让顾客忘记自己是在消费,忘了是中了商家的圈套,心理抵触力大减,消费变成了娱乐,痛苦变成了快乐,这种营销模式实在是高明 。
朋友们,你们愿意尝试一下“赌”式营销吗?
我是开店咨询师,敬请关注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