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是指让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上,让感光原件将光线的分布情况记录下来,形成一幅影像的过程。
依赖于设备测光系统的功能,加上自己的经验,获得准确的曝光,是构成一副良好的影像品质的基本要求。曝光的恰当与否,可以参考相机上的色阶分布直方图。
数码相机曝光小窍门
高光、暗部光比过大,建议优先选择保留高光的细节,即“向左曝光”。(直方图表现为右侧不溢出)
在高光细节能够保存的情况下(不过曝、不死白、细节足够),那就尽量提高曝光量,保证暗部的曝光,防止细节丢失。即“向右曝光”。(直方图表现为左侧不溢出)
测光的基础:18%灰度
照相机内的处理器将根据测光表,与反射率为18%的中灰色调基准进行对比,如果所拍摄景物的光反射率超过18%,那么照相机就认为景物太亮了(白),就会自动的减少曝光量,让拍摄的景物表现出光反射率为18%的灰色调,如果所拍摄的景物的光反射率低于18%,那么照相机就认为景物太暗了(黑),就会自动增加曝光量,让拍摄的景物表现为光反射率为18%的灰色调。
由此得知,如果拍大面积的白色场景,比如雪景,需要加曝光,还原雪的白。如果拍大面积的黑色场景,需要降低曝光,还原黑色。
理论是这么讲,具体还要自己多尝试
在多数拍摄情况下,用正常的平均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再基于现在情况,适当调整曝光组合就能得到不错的曝光效果,但某些情况下就需要到到点测光来更进一步的控制曝光结果 。只有相对适当的曝光,不有绝对正确的曝光。
感光度 ISO(Sensitivity)
光圈=景深
快门=景物的流动或是凝固
感光度=画面纯净度与噪点
ISO的值和光圈,快门一样,有一定的序列。ISO200的曝光量是ISO100的两倍,是ISO400的一半。假如用F8的光圈拍摄,IOS100的情况下快门需要1/4秒,那ISO200的情况下就需要1/8秒。
胶片时代的ISO代表的是胶片的感光速度。数码相机虽然不使用胶片,但为了表达相机对光的感应程度,而借用了这个概念,用来表达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采用的不同的感光能力。ISO越高,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越高,感光器高灵敏度工作时所需要的光线较少,容易出现噪点。反之,工作时所需要的光线较多,不易产生噪点。
总之,感光度ISO越低,出来的画面纯净度越高,噪点越少;ISO越高,那画面中的噪点就越多,越容易色偏。
色温 (Color Temperature)
光线都有自己的色温,控制不同光源的色温,就能还原现场的色彩。
色温对照表
在不同色温中,5500K被称作为标准色温光,接近白色,是更容易重现各项物体色彩的光源。生活中5500K基本是和正午的日光相差不大,太阳的各种(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穿透大气层的混合比例几近相等,所以这时候的光线最接近标准值的白色。
以前的拍摄方法是会用到色温表测量现场光线的色温,再用合适的色温矫正滤镜来使用,步入数码时代后,被相机当中的白平衡功能取代了。
白平衡 (White Balance)
白平衡的功能就是为了取得色彩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光源下,以白色色调为基准,将色彩偏差情况调整回来。
光线色温较高的阴天,故意用低色温的晴天或日光灯模式,拍出来的画面会是一个冷调;如果色温较低的黄昏选用色温较高的阴天模式,拍出来的夕阳会比肉眼看到的更为温暖,会有一片美丽的晚霞。
白平衡与色温的配合没有一定的规则,为了创作者所想达到的效果,两者可以随意发挥。
课后题:尝试调整以上讲的几个参数,拍摄一些日出日落,夜景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