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公司看到同事拿出煮好的鸡蛋当早餐,剥壳时蛋白和蛋壳黏在一块,导致剥壳顺带连蛋白也剥下来,最后鸡蛋体无完肤,再也没有最初的光滑。
同事看到我们在笑她,丝毫不留情面说,笑什么?你们来剥,我每次煮好鸡蛋剥壳,总是会这样,还不如吃煎蛋呢。
这种现象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除了鸡蛋剥壳坑坑洼洼,特别难看,也会存在煮的时间无法控制精准,导致吃鸡蛋口感不好。时间短了,蛋黄不凝固;时间久了,蛋黄表面有一层青色的,不好消化。
有一个小技巧教给大家,煮鸡蛋时别用清水,在水中加入两味料,蛋壳轻松剥除。掌握好时间和方法,口感也是又香又嫩。接下来看看如何操作。
煮鸡蛋的小诀窍
前文所述的两味料,每个家庭都会必备,而且十分常见,它们就是食盐和醋。这两种料有什么作用?
煮鸡蛋加盐,可以改变水的密度,这样鸡蛋在煮的过程中,不会时常处于容器的最下面,可以避免鸡蛋突然爆裂或煮破等现象发生。
加白醋的作用在于能让鸡蛋更好的剥壳。鸡蛋壳的成份是碳酸钙,醋和碳酸钙产生化学反应,会溶解碳酸钙,使鸡蛋壳变软,从而更好剥壳。
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煮鸡蛋前,鸡蛋清洗干净表面的灰尘和粪便,避免煮的过程中污染了水。准备食盐和白醋备用。
- 第二步:锅中放入约比鸡蛋高5厘米的清水,加入两勺食盐,约茶匙大小的分量。再倒入两勺白醋,将鸡蛋放入锅中。
- 第三步:大火煮开后,盖上锅盖调小火煮8分钟。在煮鸡蛋的过程中,火候控制也是关键,火力大鸡蛋很容易爆裂。因此要秉承大火煮至100度后,调小火的温度也依旧保持100度,甚至还能省燃气费的理念。
- 第四步:鸡蛋煮好后,应该马上拿出来吗?相信很多人在赶时间的情况下都会这么做,但如果马上捞出来,鸡蛋可能还存在不熟的情况。我们要用盖锅盖焖2分钟的方式,保证里面的蛋黄凝固至最佳状态,不会煮老的同时,还能色泽鲜艳。
- 第五步:焖熟的鸡蛋取出来后,放入凉水中浸泡至蛋壳变凉,或者放在流水下冲洗,直至变凉。这时的蛋壳已经呈现软的状态,而且非常容易剥壳。
当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同事时,一开始她仍然半信半疑,直到亲身体验后,才改变了想法,从那次开始再煮鸡蛋都是如豆腐般嫩滑,香气四溢。
烹饪小贴士
最后再来给大家总结一下,煮鸡蛋的小诀窍。如何操作,用哪两味料能让鸡蛋又滑又嫩,又好剥壳?
- 诀窍一:煮鸡蛋别只用清水了,在水中加入食盐和白醋,能最大程度防止鸡蛋爆裂,并且能软化蛋壳,轻松剥壳不是难事。
- 诀窍二:煮鸡蛋一定控制火候,大火煮易爆裂,煮开后调成小火继续煮8分钟,关火后盖盖子焖2分钟。再放入凉水中浸泡或用流水冲洗直至蛋壳变凉,此时的鸡蛋只需要3秒就能轻松剥壳。
你们学会了这个实用的小技巧了吗?
【喂吃鸡:一个能用美食让自己开心,让他人获益的小饕客,常常苦恼于下一顿不知道吃什么,却总能因自己的奇思妙想饱腹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