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孩子发音不准确,把吃饭说成"七饭",狮子说成"西子",睡觉说成"洗教",水果说成"水朵"。几乎所有的孩子成长过程中,1-2岁期间说话发音都有这样类似情况出现,会随着年龄增长改善,但也有例外,比如有的孩子"大舌头",讲话不清不楚;有的孩子不紧张,说话却结结巴巴;有的孩子3岁了还不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
语言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从小锻炼孩子的说话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有些孩子在学语言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与人交流不是那么顺畅,让家长们很担心。
山东一位家长告诉我说,他家的孩子才2岁多讲话就很流利了,不仅发音清晰,还会唱歌讲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堪比4岁多的孩子,一时间令众多家长羡慕不已,这位家长也分享了自家宝宝表达能力的诀窍,在这里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1、寓教于乐,边玩边练习
气息练习:教孩子学会吹喇叭,哨子等玩具;把乒乓球放在一盆水里,吹乒乓球从一边吹到对边;
咬肌练习:不要老吃软软的食物,多练习咀嚼;
口腔练习:多练习舌头的舔、弹力,多教给孩子弹舌,不要小看这种练习,这与孩子能说出完整的话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小游戏在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开始做了,这样更能使孩子言语更清晰,就不会等到孩子四五岁时还说话不利落,发音不清楚。
2、引导孩子开口说话
有些家长对小孩子过分溺爱,比如说小孩子指着水瓶,家长马上明白,他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他要求的方法使他的语言发展缓慢,长期以往,他就不愿多说话,他只要一指,不用说话也能得到想要的物品。当他想喝水时,可以给他一个空瓶子,他想喝时,会努力说"水"字,慢慢鼓励他,一字一字的让他发。会说一个字,对他是一种进步。
3、多用儿语和他说话
孩子开口说话一般都是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单词句变为多词句再变为整段句。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了解这一规律。
当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家长要学会用"婴语"和他们沟通,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比如尝试用一些重叠的音:"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时间长了,当说到"抱抱"两个字,他就会张开双臂。
4、时刻不忘改正他的错误发音
很多小孩子小时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家长千万不要模仿他的错误发音。
发出他的发音有错误,可以试着把错误的单音指出来,教他发正确。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逐渐正确。
5、放慢语速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妈妈自己放慢语速!语速慢,吐字清晰,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判别声音的来源。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妈妈自己说话语速快,发音不标准,孩子也会出现语言方面的问题。
妈妈日常生活少讽刺孩子,多鼓励和赞扬。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要求妈妈本身要对孩子有详细了解,用正确的声母韵母引导法,让孩子模仿妈妈的嘴型,发音,修正"不清晰"的话语。
"2岁不会说词语,3岁不会说句子,4岁发音不清,5岁仍有口吃",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首顺口溜中的问题,那么就可能表明孩子存在语言发育的异常,需要带孩子到语言专业门诊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