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超市当了六个月营业员,积累下不少知识,虽然现在不做这份工作了,但是学到的购物小技巧依然实用。话不多说,下面马上给大家上干货。
一、好日期商品在后面。
营业员每次往货架上摆货时都会重新排列一下货品的生产日期。货架上相同的商品不都是一批货,所以日期可能各不相同,营业员为了能让日期久一点的商品先卖出去,就会把这样的商品摆在前面,所以一般来说最里面的日期就会更新一些。
二、核对价签麻烦少。
有没有小伙伴遇到过自己买的商品在结账时跟当时在货架上看到的价格不一样?明明价钱写的三、五块,为什么结账就要十几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克数的同一类商品放错了位置,或者是不同品牌的商品放错了位置。这种情况无论是顾客挑选时不小心放错了地方还是营业员的疏忽造成的,这个错误都不应该我们承担多出的价格。所以我们在把商品放到购物车里之前一定要仔细核对价签。
在价签上我们能看到商品名称、重量、还有条码、价格等。在这里我们主要看条码,条码由13位数字组成。同样,商品外包装上也有一组13位的条码,代表这种商品的身份,就像我们的身份证一样。我们用商品条码的后六位去和价签条码的后六位去对比,完全相同就说明此商品是价签上的价格。
三、结账后核对购物小票。
购物小票上的内容很多,有一部分顾客结账之后不要小票或者不看直接扔掉,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这张购物小票为例:我们能看到散斤称重商品的重量、单价、总价,这里的单价大多为公斤价。在小票上还会呈现出你买商品的个数、价格。核对单价、个数、总价这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就是看会员积分,这个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或者购物券。
学会以上三个小技巧让你避免因商品价格问题跟超市进行不必要的周旋。还有超市搞促销时一定看好商品的品牌,小乡镇里面超市搞促销东西虽然便宜,但你认为他是李逵,你买回家的可能是李鬼。还有酸奶买一送一、买二送一活动确实合适,就是日期临近,只要没过期就不影响食用。在超市买到过期商品可以协商赔偿,但是为了不必要的拉锯战,买东西之前一定先看生产日期再看保质期。
大家还有什么购物心得和技巧也可以分享出来。